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文章剪貼] 2016年的出版回憶:詩族的華麗演出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7-1-18 21:08:26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6年的出版回憶:詩族的華麗演出



20170114234522931966.jpg
2016年無甚可觀的出版回憶或許終將被淡忘,但當我們想起這是沒有開卷好書獎以及詩族華麗現身的一年,身為出版的一分子如何把這些現象化成往前走的依據?(維基百科)



新書效益低落

2016年各大書店榜單與年度報告已陸續公布,除了產值恐不符合業界對成長的期盼,其中博客來圖書營收成長4%,相較於2015年成長16%幅度趨緩(誠品與金石堂則多年來持續不公布整體營收數據,難以比較),博客來、誠品與金石堂這三大通路的暢銷榜單也充斥老面孔,對心理學家阿德勒做再應用的《被討厭的勇氣》(2014年出版),以及東野圭吾作品(尤其同樣2014年就出版的《解憂雜貨店》)持續第三年成為影響力極大的出版品,當中博客來與金石堂前十大有六本重疊,誠品的重疊最少,只有Peter Su的《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跟其他兩大形成共識,還有《一戴深睡眠:消除疲勞的神奇頸帶》跟金石堂榜單重疊。(排行榜如圖所示)



這些現象可以做出一些基礎判斷:博客來的老化,金石堂的網路書店化,以及誠品的讀者年齡層下降。博客來雖然是網路書店,卻與最老的連鎖實體書店榜單接近,也就是網路購書的族群沒有成為市場持續創新的引擎,而金石堂2015年就已公布網路書店與門市的業績是一比一的情況,所以可看到它的整體榜單愈來愈反映網路社群的偏好。至於誠品的榜單反映出新書著力的傾向,同樣有東野圭吾上榜,但誠品讀者已從《解憂雜貨店》轉移到當年新作,這除了令人揣想誠品的舊書銷售力是否下滑,以及店內備書是否質量兼顧等問題,還有就是誠品讀者年齡層正在往下降的現象,誠品的新聞稿中就提及2016年25歲以下的會員成長超過18%,是這批年輕讀者自動遞嬗了榜單的世代。

約占圖書市場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三大通路當然只是部分現象,但我們已可以從2016年的榜單想像,市場連續三年新品平均表現不佳的景況,這不是讀者的問題,而是出版社與書店對新書銷售的詮釋與影響力正在下降,所以舊書仍在暢銷榜上獨領風騷。以金石堂來說,整體業績新書占比是四成,但它的舊書在店面備貨占比恐怕低於六成,如此看來,新書的效益確實嚴重低落。



解讀詩族活躍的現象

但這些現象當中,有個分眾的銷售在2016年突然跳出來,成為各通路無法忽視的力量,那就是詩(尤其是華文詩)的銷售。除了誠品,博客來與金石堂的年度報告中都特別提及詩的突出銷售,而從讀冊與獨立書店組成的經銷合作社友善書業提供的銷售數據中更清楚可見。

金石堂的現代詩集業績成長19%,品項也增加126種,博客來詩集營收成長六成,售出1452種詩集,銷售冊數成長52%,1000多萬營業額。友善書業2016年前十大榜單有兩本詩集,分別是第九名《路邊野餐》與第十名《假牙詩集》,前一百大更有13本詩集與詩刊,占比超過一成。而TAAZE讀冊生活提供的數據更是驚人,詩集營收成長92.3%,銷售冊數成長78%,從2013到16年詩集業績成長超過三倍。詩的銷售業績在整個文學的占比僅有8.5%,但華文詩在華文創作已占21.7%(前一年是12.6%,翻倍成長),而翻譯詩僅在翻譯文學占2.1%。

詩族的活躍要如何解釋?博客來在年度報告中提及晚安詩等社群臉書的活躍,與整理從2014到16年的暢銷詩人演變,呈現出劇烈的世代變化;金石堂則認為,搖滾歌手狄倫獲諾貝爾獎肯定,可能更加證明2016年是「詩人的華麗世代」。在此要提出另一種觀察,說明詩族此刻突出有其在地與歷史因素,跟獨立書店與獨立出版的始終存在有關。

詩做為一種文類,尤其是華文詩更早退出主流文學出版的行列,暢銷多年的夏宇也是走獨立出版路線。多年來獨立書店與詩集呈現一種共生關係,一代又一代的詩人透過獨立書店的系統,以自費出版或政府補助的方式,沒有間斷地出版,很多獨立出版的製作水準也很高,因此詩族的創作者與讀者,這20年來的系譜未曾斷裂過。在文學的海平面下降的時候,如同珊瑚安靜生長的詩族,已成為美麗的珊瑚礁而令人感到驚豔。



獨立書店做為文化細胞

所以如果獨立書店不存在,所謂詩人的華麗世代是無法生成的。近年來在圖書市場倒退與遲滯的時候,一直有股逆流的力量在各地成立獨立書店,甚至在2014年底成立了獨立書店自己組成的經銷合作社友善書業,企圖克服現行經銷制度對小書店的不友善與障礙(會有金額不夠多就不送,偏遠地方與交通不順就不送書的情況),成立兩年來如今友善的會員當中已有106家書店,這個數字遠比誠品加上金石堂的實體書店多,誠品目前在台灣有41家門市,金石堂扣掉加盟店則是40家。這106家獨立書店中,每年進貨減掉退貨維持在1000本規模的書店有28家。友善書業2016年退書率平均15.5%,比前一年的9%高,但同時也是因為進貨量增加了1.8倍。

從友善書業的數據可知,有很多中型的獨立書店正在站穩腳步,並且以多元的講座與策展活動,在各地成為文化細胞,很多獨立書店早就超出一般書店的角色,以台東晃晃來說,不僅曾將國際紀錄片影展搬到台東,更持續投入許多部落書屋的維持,不論這些獨立書店在河邊、大學校園、巷弄、老屋或二樓公寓、地下室,它們都在釋放某種文化芬多精,重新使閱讀空氣呼吸順暢。獨立書店的存在使圖書出版維繫了價值的路線,而不僅是這十幾年來發展出的新書打七九折、折扣與回頭書展接力推出的價格路線。



文化與商品的價值排序

2016年無甚可觀的出版回憶或許終將被淡忘,但當我們想起這是沒有開卷好書獎以及詩族華麗現身的一年,身為出版的一分子如何把這些現象化成往前走的依據?或許圖書出版業應該要重視文化如珊瑚生成的特質,致力擺脫惡性循環,重新把書業擺放回文化的價值路線,而不是在當代資訊的價格戰與吸睛戰爭中落敗,且要擺脫業績成長或衰退的迷思,更注重圖書生產與消費的產業環境體質,面對比81家連鎖實體書店還多的獨立與傳統書店的存在事實,回歸到價格平等的精神,更使圖書消費不是在爭奪板塊,而是所有板塊在公平競爭下共同成長,如此成長的因素就不在於消費的便利與便宜,是閱讀習慣的真正深化,是購書的品味選擇確立。

1月16日週一下午文化部將公布政大圖資所邱炯友老師的圖書定價制評估報告,這也是第N場關於圖書定價制的討論,此事已經歷到第三任文化部長,卻無法有明確政策上的推動結論,這也呈現業界與文化部始終在書籍做為文化商品一事當中搖擺不定的態度,經常不由自主落入商業自主性的想法,覺得市場有其規則,認為國家不應介入,違反公平交易法,但另一方面,又經常認為出版業需要政府補助、減稅免稅、發放購書卷,無法靠市場獨活,此時它又是需要被屋頂保護的文化。如何拋棄兩種態度,回歸到產業體質的考量,也許才是最應該討論的事情,否則再美麗的珊瑚礁也將在糟糕的環境中白化,逐漸死亡。


※作者為衛城出版總編輯



文章自: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670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