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本地文學] [明報] 文學阡陌——第四十三屆青年文學獎頒獎典禮紀實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7-2-28 05:38:36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明藝.報道:文學阡陌——第四十三屆青年文學獎頒獎典禮紀實


20170227_明報_圖書館青年文學獎2.jpg

眾多文學愛好者參與頒獎典禮。(圖片由大會提供)



各組得獎者與頒獎嘉賓合照。(圖片由大會提供)



【明報專訊】第四十三屆青年文學獎於一月十五日,在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頒獎典禮。大會邀請了不少作家,如李洛霞、黃子程、璇筠、淮遠、殷培基、許頴娟、譚以諾、宋詒瑞、潘金英、潘明珠、區劍龍等,作為頒獎嘉賓及講評作品。

這次青年文學獎以「文學阡陌」為主題,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寓意文學可以通過縱橫交錯的阡陌道路延伸至生活的每個角落,幹事會主席許婉焮在致辭時表示:「我們相信青年文學獎有推動文學發展的力量,希望藉青年文學獎,拉近文學與生活的距離,鼓勵青年創作,延續香港的文學創作。」過去一年,籌備比賽以外,幹事會定期於社交媒體上載好文佳句,藉以鼓勵大眾多閱讀、多創作。


頒獎與點評

頒獎典禮按文體組別進行,每個組別先由評判致辭、頒獎,隨後由得獎者分享得獎感言。首先是頒發散文獎項,泡刀以作品《瑪哈卡利Mahakali》獲得高級組的冠軍,亞軍是李娜《離魂》,季軍是葉騎《刺豬洞》;而初級組的冠軍是李雋立《眼鏡》,亞軍是愚筆《半掩的門》,季軍是吳彤飛《暗流》。初級組的評審黃子程形容冠軍李雋立的作品:「結構完整,文字細膩,點到即止,文章主題有趣,引人深思。」黃子程指出,現今有些人寫作只顧玩弄文字,內容思想交代得不清楚,他表示:「過分講究文字,只會忽略了作者內心的想法。散文應描繪一些人生片段、感覺,透過事件反映問題、帶出疑問、表達感情思想。」李雋立得獎時談及:「在思考題材、構思文章的過程中,回憶起我與家人的往事,得以文字抒發情感,過程中我已經獲得最大的獎勵。」

小說組方面,高級組冠軍從缺,陳春天《青天白日》及潘宛沚《子夜歌》同獲亞軍,季軍得主是程皎晹的《螺絲起子》。潘宛沚在得獎感言中說:「我的小說人物生活在無言的社會,他們微小卻有尊嚴,願各位都能在自己的藝術舞台上能發揮微小的力量。」小說初級組的冠軍是孟一凡《澡堂老闆的兒子》,亞軍是朔荒《阿舅》,季軍是陳朗然《考題》。孟一凡得獎時表示:「我對生活比較敏感,平日會收集生活題材,寫成故事。」

其次是新詩組的頒獎及點評,淮遠認為:「評審比編輯、校對難,各評審口味、標準各有不同,初審時選出來的作品,竟沒有一篇相同,直至決審時才找回彼此忽略的好作品。」他表示在決選時,是在三位評判共識下決定各獎項。至於評詩的標準,淮遠認為詩要言之有物,他說:「讀者不一定能看到作者全部情感,但總會讀出其中一點想法,所以在評審時,我會較注重作品思想情感的表達。」他認為高級組冠軍胡世雅的《週期》能以輕淡的筆觸、簡潔的文字刻劃出沉重的社會問題,十分難得。而亞軍得主是Altia《有時候我只想留在浴室》,季軍則由梁匡哲以《次日》獲得。胡世雅在得獎時分享詩與生活的關係,她一直有參加詩社,希望透過寫詩來表達自己,久而久之,她便喜歡以詩來反思生活。新詩初級組的冠軍是林天恩的《馬桶》,亞軍是王碧蔚《群》,雙季軍分別是高嘉盈的《匆匆那年》、梁馨元的《關於失的命題》。璇筠在點評時指出這一屆作品反映年輕人有創意,她說:「冠軍以馬桶寫出深刻的情感,取材獨特,可謂藝高人膽大;而亞軍《群》用具象寫抽象,是比較獨特的一首詩。」另外,璇筠指出雙季軍展現不同風格:《匆匆那年》手法傳統,《關於失的命題》手法新穎,各具特色。林天恩在得獎感言時言及:「這首詩是在祖母離世前一個月寫的,當時要經常跑醫院,情感如堵塞了的馬桶。如今祖母已經離開了,這首詩仍有積極的意義,讓我繼續珍惜在世的親人。」

文學評論組方面,冠軍是黃君榑的《新詩中古典話語權的運用——細讀臧棣的〈黎明是一隻袖子協會〉》、亞軍是莫問狂《自在的混音——范家駿詩中的鹿》、季軍是黃可偉《論「港島.我愛」中西西對現代社會隔膜下的人文關懷及反省》。譚以諾評論時指出,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不同,其着重於文本分析,而是次參賽作品有不同的文字風格、行文、用語:「有一些像正式論文,比較嚴謹,會有註腳、參考書目;有一些是散文形式,像網絡上的評論文章,文字較自由。」他認為不一樣的風格在同一個平台上評審確有困難,所以譚以諾設定了幾個標準:「首先,評論文章要有新角度、新觀點,其次是其適時性,最後是看作者的文筆。」

頒發兒童文學組之前,宋詒瑞以「奇」一字形容這一屆的作品,她點評冠軍羅映青《瘋椅子》、亞軍安小橙《米佛和鯨魚》及季軍陳思昕《我們都有一顆玻璃心》時說:「冠軍寫的是一張會說話、會安慰人的椅子;亞軍是圖書館的幻想經歷;季軍是現代社會的反映,大家都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力。」潘金英點評時表示,希望青年文學獎能舉辦「青文回望」的活動,她說:「之前的作品都是吉光片羽,找回過去青文獎的作品,可以一一回味。」另外,潘明珠分享自己創作的心得,閒時可抄錄一些好句子作參考,久而久之便可訓練文筆。羅映青在得獎感言時表示,很開心有人願意閱讀自己寫的故事,以後會繼續努力創作。

接着頒獎的組別是翻譯文學,區劍龍道出翻譯文學出題之難,翻譯文章不能太淺,既要考核參加者的能力,還要作品不曾被翻譯,這次選取了David Lodge的Quite a Good Time to Be Born。他又指:「翻譯是另類的文學,不像其他組別可以自由創作,其會受原文限制。評審時會先審視內容的準確性,之後再看文筆。」冠軍是馬家瑩《生於好時代》、亞軍是葉蕊菱《生逢其時》、季軍由灝渝《伊始》獲得。馬家瑩指自己最初只是翻譯一般的文件,後來才翻譯文學作品,她說:「與翻譯文件不同的地方,翻譯文學作品是要投入其中,進入文中世界。」

最後一個組別是小小說,冠軍是陳思安《管道間裏的愛人》,亞軍是黃可偉《青春棒》,季軍是陳韻紅《風鈴燈之夕》。殷培基在評論時說:「小小說以二千字為限,以精煉為主,要注意字數安排,如寫環境時,只描述與立意有關的事物,不必鋪陳太多。」他讚揚亞軍以青春棒拔暗瘡粉刺,影射九龍城的大廈「一枝枝」拔地而起,意象扣連頗有趣味;而季軍的風格特別,實驗性較強。


結束與延續


這場頒獎禮的完結,也代表着第四十四屆青年文學獎的開始。典禮最後一個環節是兩屆幹事會的交接儀式,儀式上公布了下一屆文學獎的主題——「文學彳亍」,意指徐緩不疾的漫步,第四十四屆以此為題,寓意文學的醞釀滋養需要放慢腳步,用生命去感受自然與生活。香港的文學之路戛戛其難,青年文學獎四十多年的經營,延續着本地文學精神,鼓勵青年創作者從容自然前行。

(本文圖片由大會提供。採訪者為本版特約記者。)

●李顯華  林 晴
主編:潘耀明
編輯:張志豪



原文自 明報網站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 ... 00005/1488131880610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