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字花] 2014年7月 《字花》第五十期‧作家專號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4-8-29 13:17:50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心雪 於 2014-8-29 13:29 編輯

fl_50.0.jpg



《字花》第五十期
Jul-Aug 2014
---------
主編語
黃靜/面貌的揭露

。分秒
作者簡介

作家與a
陸穎魚/周耀輝與存在過的母親

西西連載
西西/非洲夏娃系列·四 森林人阿卡

封面專題:歧路重逢——她們仨
黃靜/啟首語 絕對的命題
字花編輯室/哀喜交織,重寫與同行
——鍾玲玲、鍾曉陽、黃碧雲對談
黃碧雲/ 黃碧雲自畫像
黃念欣/晚期之後——再論鍾玲玲、鍾曉陽、黃碧雲
鍾玲玲/鍾玲玲舊照
字花編輯室/ 鍾玲玲、鍾曉陽、黃碧雲出版年表及評論簡摘
葉愛蓮/其後
鄧小樺/語言之超越及其不可超越
鍾曉陽/《哀傷紀》節錄
鍾曉陽/鍾曉陽詞作手稿

馬奎斯紀念小輯: 無法預知馬奎斯死亡紀事
洪曉嫻/啟首語
區華欣/潮濕的一天
謝曉虹 韓麗珠/閱讀筆記:《愛在瘟疫蔓延時
黃碧雲/因異昏眩
潘惠森/喪愛
馮美華/沒城的樹

馬奎斯徵稿: 一座百年孤寂的香港
李卓乘/失眠症
沈行舟/Insomnia Diary
黃可偉/珊瑚龕
黃婉欣/星期五.馬戲團譏笑著薰衣草的虛香,
十月.霧獸消化三千多條濃沫的枯骨

。雜音
變頻 《字花》X《漸近線》互譯計劃
丹尼爾‧阿里斯蒂(Daniel Aristi)作 吳澤君譯
秦阿非利加(Chinafrica)

字元
鴻鴻/太擠了嗎
崔舜華/婚姻生活
小令/禁止通行
eL/現象學
游欣妮/思念
孤星子/惟恐天下不亂
顏峻/皮皮魯和皮皮魯迪‧李斯特筆記
鄭單衣/川大舊事
白懿/乒乓球
李天葆/明朝日(上)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羅樂敏 X 曾淦賢/鋪展的可能 詩的提煉

。啞光
未完成
潘國靈/寫托邦與消失咒02

董啟章小輯:全時間業餘主義者
譚以諾/啟首語
董啟章/潘朵拉的盒子與宇宙之心
廖偉棠/美德:近未來的靈薄獄劇場
楊隸亞/「巴洛克─圖書館」的城市寫作學:一種閱讀董啟章小說的新方法
翁菀君/逆轉時間繁史的永劫回歸──談董啟章小說中的循環時間觀125

眾綴
樊善標/為理所當然而寫的——曾瑞明詩集《上有天堂的地方》序
盧敏芝/東亞現代化的兩種進程——竹內好對「現代」的闡釋

專欄
童偉格/島嶼敘事02 六月寂滅(上)
葉愛蓮/閱女錄 大家都是女人

備忘,Advertorial
李日康/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記「文學寫生IV:霓虹與城市幽靈」


*隨書附送鍾玲玲《生而為人》文集



50期封面專題:她們仨 鍾玲玲、鍾曉陽、黃碧雲 交換熱愛與遺恨 啟首語


封面專題:她們仨  鍾玲玲、鍾曉陽、黃碧雲 交換熱愛與遺恨

啟首語
絕對的命題




今期《字花》 封面專題是關於三位女作家的「重寫事件」。

黃碧雲《 微喜重行》、鍾玲玲《 生而為人》 和鍾曉陽《哀傷紀》均在今年夏天,鬧哄哄的香港書展期間出版。同時出版新作,相信並不在意熱鬧,既是巧合, 也有因緣,她們同樣經歷生命的窒礙與超越。

窒礙是指停寫, 超越則指重寫。她們同樣經驗過停寫,而她們的重寫,有兩重意思。第一是重拾寫作。鍾玲玲的前作是1997 年的《 玫瑰念珠》, 鍾曉陽上一部小說則是1996 年的《 遺恨傳奇》。黃碧雲自2004 年《沉默。暗啞。微小。》至《末日酒店》間,相隔七年。

重寫的另一層意思, 是三人都在重寫曾經寫過的題材,檢閱過去自身的寫作,並以嶄新的創作「修正」 和「 回應」。黃碧雲視《 微喜重行》 為遺書, 鍾玲玲以《生而為人》絕筆,鍾曉陽藉《哀傷紀》重新起行。

三十載前,鍾曉陽是《大拇指周報》的連載作者, 鍾玲玲則是該周報編輯,由此結緣。黃碧雲曾訪問鍾曉陽,亦跟鍾玲玲有過交往。鍾曉陽和鍾玲玲文學上交流甚殷, 而快人快語的黃碧雲曾撰文批評過她們—— 她留學回來,更倏忽與文學圈朋輩斷絕。

三人去年於《字花》改版派對上重聚,悲喜交織。並促成這個專題。

專題中的對談可能是現存文獻中三位作家唯一一次就其寫作進行的公開對話。三人交換了許多想法與熱情, 其中觸及無法言傳的部分,直指寫作與生命之本質。

學者黃念欣七年前在《 晚期風格》 中借薩伊德的「 晚期風格」, 指出三位作家以充滿皺摺、裂縫的拒絕姿態,述說一種在現代社會建立(寫作) 主體的方式。如今新作發表, 黃念欣由「 晚期之後」 說起, 提出她們游離在理論術語、時代背景與歷史因果以外, 把一切人生責任, 還諸己身的文學精神。

雖然三位低調(其中兩位近年更幾乎絕跡文壇),但其對待生命的方式、出落的形象、寫作風格皆影響了城中七八十年代生的後輩作者。由是我們亦請來一些年青作者, 加以陳明。鄧小樺從曾經臨摹《 玫瑰念珠》 中鍾玲玲獨特的破碎語調,「 學習到了一種坦露內心, 但別人無法徹底解讀的寫作方法」, 甚至以崇高的宗教感面對往後人生的失敗; 湯禎兆曾撰文謂其承傳黃碧雲痕跡的葉愛蓮, 亦談及自身受黃影響的過程: 如何由模仿黃的寫作風格, 到宣告「 不需要臨摹別人的虛構的人生」 。

若這專題能藉著呈現三位作家的重寫事件,勾勒當前香港文學圈的新近形勢的話, 我們大概會認為, 這個形勢將會是樸素而深刻、投入而決絕的。她們以一種本質的創作狀態,將七十年代的理想主義,將1989 與1997 等遽變的動盪歲月, 寫進她們的生命與創作, 收藏於她們作品裡面那個矛盾與躁動的世界。她們作品都不指涉歷史, 又同時展現了這座城巿特殊的歷史意義。正如黃念欣言,三部新作都不見「歷史」、「美學」 和「 意識形態」 的痕跡。過往三人之作風格和關懷各異, 評論界分別以張派、暴力美學和現代主義為她們的創作方向定位; 但如今, 從三位作者身上, 我們讀到的, 將會是更趨絕對、強烈的寫作態度, 其中齟齬的力度將有可能打開一個關於寫作與生命,空前絕後的關鍵命題。




50期馬奎斯紀念小輯:無法預知馬奎斯死亡紀事

評論專題:馬奎斯紀念小輯: 無法預知馬奎斯死亡紀事

無法預知馬奎斯死亡紀事
啟首語/
洪曉嫻




馬奎斯死了,四月,香港的黃梅天,我們一度以為馬奎斯此生會如《百年孤寂》裡的易家蘭一樣,自有永有地存在於馬康多,在百年以至更遠的以後,仍然以幽靈的姿態旁觀家族的沒落。但馬奎斯最終還是死了——這個被聶魯達盛譽為繼塞萬提斯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

當我們都說馬奎斯的作品裡帶有強烈的魔幻現實主義,但實際上,馬奎斯終其一生並未放棄他作為記者的專業,現實比小說荒誕,他所創作的小說中的種種魔幻同時也是馬奎斯所經歷的、所認知的哥倫比亞,連帶豬尾巴的詛咒也是馬奎斯童年時代從祖母口中所聽到的古老謠言。

《字花》今期編馬奎斯紀念小輯,以創作紀念這個終生書寫不斷的作家,為對馬氏的閱讀加入延宕的歧義。區華欣的畫作中,潮濕綿雨的拱形走廊裡浮沉的鐵馬讓人想起舊立會的建築;黃碧雲詩文彷彿是在炎熱的馬康多走廊裡遙遙思考自由;馮美華的樹難道不是我城的希望與泉源嗎?而愛情與自由同樣偉大,潘惠森的小說以愛情辨認愛情;謝曉虹韓麗珠的閱讀筆記反複思考愛情與書寫的力量。最後,小輯的結尾向讀者徵稿,如果現實就是那麼難以置信,如果每日打開電視所看到的新聞都使人質疑存在與真實,那麼,我們在當下討論寫實,會不會也是另一種魔幻的呈現?




50期董啟章小輯:全時間業餘主義者

董啟章小輯:全時間業餘主義者

我們如何盛載董啟章以生命來製作的禮物?
啟首語
/譚以諾




董啟章,今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家,故《字花》乘此機會,大膽為他的作品作一微小的整理和評論。然而,論創作量和複雜度,他冠絕同代人;面對「自然史三部曲」的巨構,評論者也不敢貿然下筆。如何談論這個把「時間繁史」和「物種始源」都納入他小說世界的作家呢?這確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因此,小輯還是從董啟章出發。他書展的三場演講追問文學於此時此地的身世。董啟章的答案既正亦反,他自己既是全時間寫作,又是業餘者;既是 amateur中的愛,又要為世界帶來困擾;文學既是作者送給世界的禮物,卻又帶著潘朵拉的恐怖。最叫人不忍的是他說文學是「以自己的生命來製作禮物」──原來讀者是在消耗著作者的生命,捧他的書時,怎能不戒慎恐懼呢!面對著如此的生命,廖偉棠評《美德》點出其中的「新的安那其主義者」,說是「強勢的作家『獨裁者』在此退隱到近乎無和負數」。如此,我們讀到董啟章的悖理︰把生命奉上時是小說最自由的時刻。

然後由兩位年輕的研究者來評論,取其立論之新穎。楊隸亞在文中以「巴洛克─圖書館」這概念解讀董啟章的小說,取巴洛克之憂鬱、平滑和機趣性為立論點,指董啟章包羅著歷史和知識的哀悼情感空間內含憂鬱,以寓言記事將記憶和逝去的故事釋放出來是平滑的表現,而把細節濃縮和擴大的宇宙視鏡則是想像的機趣。翁菀君則試以空間形象描述董啟章的時間觀,如此行文難免抽象,但空間形象卻是清晰︰泳池象徵個人的更新與確立,溜冰場納入多個平行世界,構成包含多種歷史的全景圖。而仙人井,則是位於兩界的邊界地帶,能啟動愛與道德為中心的全新世界。董啟章每一部小說都是一個時間斷片,而集合起來,就成為具有循環特質的大圓︰《時間繁史》中的「超時空溜冰場」。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