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RICKY角落] 萌芽中的科學「夢」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RICKY 元老筆手 2014-10-14 12:46:13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萌芽中的科學「夢」
大腦成像技術出現之前,
科學界對夢的正規研究,
真是少之又少。
夢,
從不被視為一個獨立生理病癥,
即使一些罹患長期被噩夢纏身的病患者,
雖然深受睡眠中的驚嚇干擾,
嚴重影響睡眠的質素,
但醫學界都不曾將這種症狀獨立成為「噩夢症」來處理,
而是認為噩夢只是某種疾病的一些表面癥狀,
如果不抽出幕後主腦,
例如一些後創傷後遺症這類根本病源,
如果不直接剷除主病源,
而去對付由它衍生的副作用,
是完全浪費氣力的。
不過,
隨着腦成像的科技高速發展,
很多証據指出無論是好夢或噩夢,
除了是幫助記憶重整及學習之外,
還是一種自我療癒機制。
尤其是噩夢,
更是一種類似認知行為科學的人體內置版,
每次做噩夢,
海馬體這個記憶庫就充當認知行為醫生,
先從記憶庫中找出當事人未處理的「恐懼創傷個案」,
從中搜集資料,
然後開始創作劇本,
在創作過程中也從一些「美好回憶」中套取一些元素,
用以稀釋原來不安事件的恐懼濃度,
然後萬事俱備,
就在當事人的睡眠中隆重上演。
作用是甚麼?
主要是為杏仁核這個緊張大師重作認知行為的調整。
杏仁核是我們的警鐘,
作用是記錄了以往與生存攸關生死存亡的情緒記憶,
以便一旦有類同的事件迫近時,
立刻提醒我們逃離危險,
是一個十分有用的防火牆。
不過,
如果這個守衛中心過於敏感的話,
就會變成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
每次發警號時都會過份誇大其詞,
令當事人常常處於不必要的恐懼當中。
而噩夢機制就是要通過一些被降低恐嚇程度的虛擬情景,
讓當事人在夢中進行訓練,
去妥善將這個處景化危為安,
有個happy ending,
然後將這個美滿結局的情緒記憶,
去改寫杏仁核中的不安記憶,
從而達到自我療癒的果效。
至於,
讓我們從睡眠中驚醒的噩夢,
其實相等於一次失敗了的療程,
不只沒有好結局改寫杏仁核的誇實情緒,
還在睡眠中大發警號,
叫醒了前額葉區以至令當事人驚醒。
當然,
這種失敗的療程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
都會有印象。
而至於有happy ending成功的「戲劇治療」,
我們醒後都大多都不會記起,
因此,
我們記得的噩夢都是一些失敗的療程。
從這個全新的角度,
噩夢這個term,
由「副病癥」變身成為「自療機制」,
而出現長期噩夢的患者,
再不僅被視為傳統醫學角度眼中的「病癥」,
而是噩夢「自療機制」的失控,
一種獨立的「機能障礙」。
有了這個基礎,
噩夢機能障礎被納入病理研究,
相信,
由噩夢科學成立開始,
夢終於再不是不可理喻,
沒有科學依據的小圈子研究科目,
而是正正式式,
從科學的大門登堂入室,
發揚光大。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