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中史課改背後的計算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史課改背後的計算


    最新一年的施政報告甫出,即受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當中,教育政策方面更是無善可陳,令人唏噓。但在萬馬齊暗的情況下,中史教育卻再被放上討論桌上,成為教育界的熱議。對此,筆者以為是次討論背後實為龐大的政治計算。


    國學大師錢穆以為中國素有「道尊於政」的觀念,以為「傳統上,中國人是希望以學術影響政治,而非政治凌駕學術」。戰國期間,顏斶便曾言:「士貴耳,王者不貴。」孟子更直言:「民為貴,君為輕」,提倡民本思想。此外,傳統有一點是「至為重要的」─「史德」。「史德」講究秉筆直書、不畏權貴,孔子「著春秋」,便有「亂臣賊子懼」的美名。究其所以,正在為史者,敢於衛道直書,認為「道」先於「政」。但當今的政治氛圍,再加上是次施政報告所顯露的政策方針,不難令人擔心,中史課程改革將嚴重違逆「道重政輕」的優良傳統。


    觀乎是次施政報告,一言以蔽之:「崇中內交」。施政報告指出,由於香港人材缺乏,故傾向從國內引入優秀人材,當中便包括教師。此外,報告又提議資助全港學生於中、小學階段,參加內地交流團各一次,以擴闊視野及了解國情。是議一出,民間即斥其為「國教再來」,意圖向學生進行洗腦,並藉淡化本地教師比例,以改變教育界政治傾向的手段。由此可見,現屆政府已欲從意識型態方面,改變教育界的思想,進一步以「政」領「道」。再加上,近日,教聯會主席鄧飛先言:「管人先於管事」,應「淡化反對派在教育上的影響」。同時,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又稱:「根據基本法,教育局局長要隨時接受中央政府及香港社會的監督。」據此,不難明白中央及政府企圖透過操控人事,影響整個教育發展,「以政領道」之心昭然若揭,勢將破壞中史科講究客觀、守正的傳統。


    此外,「詳今略古」亦使「中史科」進退兩難。所謂「詳近略遠」,意即重點講授近代歷史,而遠古歷史則可從簡。誠然,中國有光輝且令人自豪的歷史,遠有「漢唐盛世」的壯闊,近有「大國崛起」的強盛,但觀乎近代,如百年國難、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假奶粉事件、「自由行」衝突等醜聞此起彼落,充分揭露中國的陰暗面,實在令人卻步。加上,中共對外不斷呼籲日本正面歷史,承擔責任,但中共對內卻忌諱甚深,不敢討論及接受歷史錯誤,此亦引起不少人懷疑其胸襟和誠意。由此可見,中共只視「歷史」為爭取利益的手段,「歷史」實已為中共所騎劫,「中史科」亦隨之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有見及此,教育局長吳克儉提出「古今並重」的改革原則。誠然,局長此舉雖有折衷之效,但事實卻難以令人信服。正如上言,中央及政府企圖從政策及人事方面,影響教育的發展,無視「道尊於政」的傳統,可知近代史的部分自必避重就輕,無論在內容、資料及觀點上更加傾向中央一方,再加上課時延長,自能更有效影響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達到洗腦的效果。


    其實,無論是「詳今略古」,還是「古今並重」,筆者以為中史課程改革只是虛晃一槍,目的仍是旨在推行國民教育,並逐步淡化作為教育界的反對聲音。故筆者望藉此文,團結同工,共為下一代謀福,並悍衛優秀的文化傳統。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