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閱讀文人] 三島由紀夫:血如櫻花散落,行動與虛無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7-1-19 03:30:39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三島由紀夫:血如櫻花散落,行動與虛無



8dbf0508ea6b207b6f0e2b6ba382ef43.jpg

一九七零年十一月廿五日,三島由紀夫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三島由紀夫是才華橫溢的日本戰後作家,著有小說《假面的告白》、《金閣寺》、《豐饒之海》四部曲;劇本《近代能樂集》、《薩德侯爵夫人》等;還自編自導過一部半小時的電影《憂國》,在戲裡以年輕軍官的角色預演了自己的切腹。他在日本文壇享有崇高地位,在西方也是二戰後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在美國有「日本的海明威」的美譽。然而,就在四十五歲之盛年時,三島由紀夫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而且是以壯烈的武士切腹的方式。


武士道者,死之謂也

日本作家自殺並不罕見。芥川龍之介過量服藥自殺。多次自殺失敗的太宰治最終也成功與愛人投水殉情。三島死後兩年,川端康成也以含煤氣管的方式安靜地告別世界。作家自殺死是一回事,但要死得如此暴烈、如此勞師動眾——近乎上演殘酷劇場般的儀式去自殺,也只有三島由紀夫才做到,恐怕也後無來者。

才華橫溢的三島、名利雙收的三島,究竟經過了甚麽思想歷程,最後決心在額頭繫上「七生報國」的頭巾去殉道?莫言在《三島由紀夫猜想》中說道:「三島是個具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最後那一刀使他變成了神。」他猜想,三島之切腹是他文學的一部分。三島由紀夫卻明確表示過:「我不是作為一介文人而是作為一名武士去死的。」

三島由紀夫之死的真正原因,也只有他本人知道。旁人的種種詮釋無論如何也只能是獨斷的猜想。但毋庸置疑的是,死亡是三島文學的關鍵主題。三島對死亡的思考是日本式的,他把武士道經典《葉隱》奉為圭臬,將自己的獨特詮釋寫在《葉隱入門》隨筆集中。《葉隱》是甚麽書呢?那是江戶時代侍臣山本常朝的口述筆錄,書中劈頭說道:「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每朝悟死,死便無懼」、「生死兩難之際,當機立斷選擇死」等句子充斥本書。據三島由紀夫所說,他在這部處處談死的著作中發現了「生的哲學」,因為《葉隱》的人生哲學就是把生和死看作同一回事。「我們每一天在心内承載着死,我們也就是每一天在心内承載着生。」三島這樣說道。年僅二十歲時,三島就曾言自己將每篇作品都視為遺作來寫。簡言之,《葉隱》的人生哲學就是武士行動的哲學,而不是政治哲學。它的倫理基準就是行動的純粹,而死亡就是武士最後的行動。日本武士毅然赴死,是追求死亡時刻對自然的詩意凝思。

三島的英國朋友兼學者伊萬·莫利斯(Ivan Morris),就曾書寫《失敗的高貴》(The Nobility of Failure)來紀念對三島的回憶。書中回看了九位日本歷史失敗者的結局,不管是傳奇武士源義經、平安時期「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倡導明治維新的西鄉隆盛,他們都各自以悲壯方式走向死亡,全書最後一章的失敗者就是二戰的神風特攻隊。日本歷史的失敗者,在面對死亡時總帶著從容的詩人情懷,將死亡作為人生美學看待。或許這也是三島想要連接的精神境界?


美、行動與虛無

三島也有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部分,他少年時就廣泛閱讀西方小說和哲學,戰時最愛閱讀尼采《悲劇的誕生》。《假面的告白》的一個著名場景,就是敘事者對著雷尼(Guido Reni)的聖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畫作初次射精。聖塞巴斯蒂安是三世紀羅馬侍衛軍隊長,因暗中皈依基督教而被判以亂箭射死。三島在這副殉教的肉體中發現了耀眼的青春、美和逸樂。三島曾在二十七歲時旅行到希臘,在此他「發現了創造美的作品與自己也要成為美的人之間的同一倫理基準」。這套倫理可追溯自希臘人的美德(Arete;ἀρετή,意指美和善)。一個人全面地發展和顯露自己的潛能,同時平衡各項德性,就是美和善。從此三島每日最少花兩小時鍛煉身體,決心塑造一副希臘式的肉體。他對此無比認真,少年時孱弱多病的三島,此後劍道功夫練達五段,騎馬、摔角、空手道都有所修練。他也形容自己的小說「文體像軍人一樣,總是挺著胸膛」。他的小說是哲學思辨的理性文體,親近歌德、托瑪斯.曼一派的德國小說文體 ,一反抒情細膩、著重細膩情感的日本文學傳統。

展開肉體鍛煉一年後,三島就完成了代表作《金閣寺》。《金閣寺》取材自真實的縱火案,犯案少年對美麗金閣的仇恨,就是這部小說的靈感。「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那是醜陋口吃的僧徒主角溝口的著名獨白。三島與評論家小林秀雄對談時,透露小說的創作動機是「作為藝術家的象徵來描寫這個被美的固定觀念逼得走投無路的男子」。全書就是溝口燒寺行動的成長教育經歷,溝口經歷過渴慕美、認識美、佔有美的過程,最後以火燒金閣這個毀滅美的行動化解美與人生的衝突。全書就是三島式毀滅美學的告白。

溝口毀滅金閣後,最終對著金閣上空的火花和滾滾黑煙喊道「我要活下去」,全書就這樣完結。但三島終究還是尋求死亡的結局。三島生前舉辦過人生回顧展覽,以四條河流總結自己一生,分別是寫作的河流、舞臺的河流、肉體的河流和行動的河流。他最後說道「肉體的河流很自然地匯成行動的河流」,預示了自己的死亡。四條河流最終流向哪裡?三島壓卷四部曲《豐饒之海》是甚麽意思呢?所謂豐饒之海是月球東南部的巨大坑洞,雖名為「豐饒」,其實是匱乏。第四部《天人五衰》的結局是這樣的:「這是個毫不出奇、閒靜明朗的庭園。像數念珠般的蟬鳴佔領了整個庭院。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聲音,寂寞到了極點。這庭院什麼都沒有。本多覺得,自己來到了既無記憶也沒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地方。」寫作的河流、舞臺的河流、肉體的河流、行動的河流……最後終歸虛無的大海。



文章自:http://philosophy.hk01.com/%E8%B ... 9B%E7%84%A1--11-25-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