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中台互聯] 本周選書-土地、人民、流亡 葉石濤、高行建文學對話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09-11-10 02:45:33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這場對談原於2001年在台灣國家文學館進行,主持人為彭瑞金教授。此處節錄部份內容,全文請見高行健最新出版《論創作》(2009,聯經出版)。

     高行健(以下簡稱高):謝謝諸位來參加座談的先生、女士,我應該說,很抱歉,之前我完全不了解葉石濤先生的作品。這次來的時候,也非常匆忙,高小姐寄來今天主題的日程,也寄來了《葉石濤評傳》,因我想了解葉先生的創作。當然,這本書寫得非常好,這本書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發現,對台灣文學的提前認識。我所了解的台灣文學還是片面的,很膚淺、很有限。這本書補充了我對台灣文學的了解,很多事對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不夠了解,包括了作家和作品,以及台灣大的政治環境,也是了解得很膚淺。雖然沒有直接讀到葉先生的作品,但是從介紹來看,我覺得很多地方跟葉先生有非常相通之處。雖然我們的經歷很不一樣,創作題材和對象也相當不一樣,但是我從介紹裡感覺得到,我贊同他很多觀點,我也很驚訝,在完全不同處境下,葉先生的觀點和我不謀而合。比方說,葉先生說一個藝術家,或是一個作家,是一個觀察者,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而且他用了同樣一個詞──「見證」。

     文學作為一種見證

     我馬上要在諾貝爾一百周年紀念應瑞典文學院邀請,做一個演講,我的題目是「文學的見證」,但我還沒寫,回去之後再寫這篇文章。文學的傾向性固然是一種抗爭,但是文學的傾向性往往跟政治和意識形態連結在一起。所以,我認為作家應有一雙更廣泛而且更普世的,超越時代、超越國界、超越政治的冷眼,這也是我跟葉先生的共識。這雙冷眼盡可能冷靜,把自己拋開,「他」是一個觀察者,而且「他」把這個人世,包括人的內心的狀態,毫不掩飾盡可能真實紀錄下來。當然,這不是報告文學。有一種「報告文學」,也是一種見證,但是我以為這種報告文學有局限,因為已有一個政治傾向或政治觀點,或者是有一種政治主張在先,而報告文學寫的只是認證這個主張,就像寫論說文一樣。可是文學大於對某一特定觀點的支持或是認證,或是證明,文學如此這般把人生百態,包括人內心種種複雜的、陰暗的方面,如實道來。因此,文學留下的是超越時代、超越國界、超越語種,甚至超越民族、超越人種的人類生存的見證,我想這就是文學的根本,我跟葉先生頗有共識。

     葉石濤(以下簡稱葉):在《一個人的聖經》這本書裡寫的有關「文化大革命」吸引了我。「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時間,中國人受到人性痛苦折磨,高先生是身歷其境,最後他不得不流亡。台灣雖然沒有「文化大革命」,但有長達四十多年的「白色恐怖」,當時台灣人民真的痛不欲生。作家在那四十多年裡,也受到政府的壓迫,根本沒有言論自由。

     以前我寫作,總不忘在最後一句寫上「三民主義萬歲」,因為怕再坐牢。我坐過一次牢,領教過牢裡的滋味,實在不好受。從此以後我很謹慎,每一次文章寫到最後,都會寫「反攻大陸有望」,現在想起來覺得非常丟臉,但是在那個時代,我沒辦法流亡啊!

     高先生他條件比我好,因他懂得法語,不過他流亡法國也是經過很多辛苦的。我以前跟一個法國作家麥金尼談過話,他是俄羅斯人,他的外婆是法國人,從小會講法國話,他寫他的流亡經過,以及到法國後如何取得法國國籍,麥金尼告訴我,他掙扎了好久。高先生的狀況如何我並不清楚,不過由《一個人的聖經》的內容來說,我知道高先生所要追求的東西跟我一樣,即自由和人道。《一個人的聖經》此書主要寫的是,一個人在文化大革命受到很多折磨以後,最後剩下的是「自由」。特別是像高先生這樣偉大的藝術家,沒有創作的自由,活著也沒有什麼用,所以他追求的除了寫作的自由外,還有做人應該擁有的自由,而且他注重人道。這些千萬不要被小說中的sex場面沖昏了頭,「sex」是為了讓小說看起來有趣些,「sex」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寫了也沒什麼壞處。

     小說中有很深的內涵:第一,我覺得從這本小說可看出他受了法國作家的影響。把時間和空間截成一段一段的,所以小說有時候沒有脈絡、沒有情節、沒有故事,好像一個時間、一個空間,再接續一個時間、一個空間,這樣的寫法跟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相似。



轉載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 ... 09110800291,00.html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