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專訪美國知名詩人史耐德(Gary Snyder)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loudloud 熟練筆手 2009-11-18 23:46:35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轉載自<亞洲周刊>)
專訪美國知名詩人史耐德(Gary Snyder)
美詩人心中的儒釋道 .鍾玲
八十高齡的蓋瑞·史耐德是當今美國最知名的詩人及環保生態家,多年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十一月將受邀來港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為讀者朗誦最新的作品。


(編者按:蓋瑞.史耐德Gary Snyder,是當今美國最知名的詩人及環保生態家,他對許多西方世界以外的思想傳統都用心學習過,包括印地安文化、印度教、佛教、日本神道教及中國文化。他對儒、釋、道三家的評價都很高,他是由西方人及其所受教育的角度,來欣賞中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蓋瑞.史耐德將來港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拔萃男書院共同主辦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為香港的愛詩者朗誦他的近作。到訪前夕,史耐德接受知名文學研究學者鍾玲教授專訪,以下是訪談摘要。)

鍾:你的童年是在美國西雅圖郊外的農場度過的,那時你的父親哈羅德.史耐德(Harold Snyder)是養牛的奶農,你的母親羅易絲.魏奇(Lois Wilkie)曾任《俄勒岡人》(Oregonian)報紙的記者,他們對你的教養是如何的?我知道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國,其宗教是以基督教為主的。

史:我的父母在宗教上屬不可知論者(agnostic),他們對於上帝或除物質以外的事物持否定其存在的態度,認為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們說「我們不是基督徒。基督教所講的也有不少是迷信,而且太狹窄及沒有彈性」。我的父親是社會主義者,是不可知論的社會主義者,他們對大自然也很尊重。但他們對大自然的感覺不像我那麼強烈,而我自然而然就對大自然有強烈的感受。

鍾:我知道你一生提倡生態環保,而你對大自然的愛,在童年就已經很強烈了。九歲的時候就一人到自己家農場後面的樹林中一個人夜宿,你父親知道你會起營火、煮食,就准你一個人去林中過一兩天。那麼小就無畏於森林的蠻荒,真是少見。你喜愛樹林、動物、昆蟲。對動物與植物,你有偏愛嗎?還是一視同仁?

史:每一種動物、植物都是不同的。我不由物種分類的角度來思考。我覺得大自然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整體系統」(the whole system),是由動物與植物組成的社團,這種社團我們今日稱之為「生態系統」(ecosystem)。因為環保,我也親近佛教。以前當我研究歷史與政治的時候,尤其是我讀大學期間(一九四七至五一年間,史耐德就讀於俄勒岡州的里德學院Reed College),我開始了解到西方的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及其壓榨剝削,還有了解到當時工會的事件,就是工人與企業之間的鬥爭事件。我父母用他們社會主義者立場向我解釋這些事。我欣賞佛教是因為佛教提倡對大自然所有生物都要慈悲。而且佛教也主張對所有人類都要有慈悲心,這呼應我們當時主張的社會上要實行平等主義(equalitarian)與民主。大學時我先讀的是南傳佛教方面的書,佛陀的傳記,有關道教與儒家的書,之後我才接觸到大乘佛教。我讀道教與儒家的書時,就很喜歡其思想。我對中國這些思想傳統不會說偏愛那一種。

鍾:你之不會有偏愛,是不是因為這些傳統主要處理不同範疇?儒家思想主要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道家思想主要涉及大自然與宇宙。

史:是的。道家、儒家我都欣賞。我在大學主修考古人類學。我覺得儒家與考古人類學有相通之處。孔子也可以視為是一位考古人類學家。他常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禮儀,等於是呈現了舉行儀式的不同方式。他還像一位考古人類學家那樣,對其儀式的細節加以讚揚。他對文化作認真的考察。

鍾:你這個觀點很獨到,沒有人這麼說過。

史:我也想在這方面作研究與寫作,因為我又重新讀過一次《論語》。在許多例子中孔子與他的弟子討論各種社會制度的差別與特質;對於什麼是最好的方式,他們有自己的結論,而他們的選擇是很成熟周詳的。他們是比較社會上的各種可能性才下結論,的確很周詳。(鍾玲:有關孔子與弟子討論制度,我想史耐德應該是指下面的例子:《論語》八脩「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一則;公治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一則;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一則;憲問「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一則。)

鍾:孔子是一位考古人類學家,那麼老子呢?

史:老子可以說不是一個真正的歷史人物。他的存在是透過一本書的文本,即《道德經》。老子不像孔子那樣,是一個真實人物,我們會知道孔子喜歡吃什麼,他飲酒,但不過量;在鄉人的飲酒聚會上,他會讓老農先行,因為老農比他年長。他相當可愛,很有個性。而宋明理學則比較硬梆梆,沒有呈現孔子的這些面貌。(鍾玲:飲酒不過量見《論語》鄉黨「食不厭精」一則。孔子讓老農先行,見鄉黨「鄉人飲酒」一則。)

鍾:所以你認同儒家的理念?

史:我欣賞其注重人性的這方面。但孔子也不是無神論者,他的宗教觀不是與哪一位特定的神有關,而是用了「天」的概念。而《道德經》應該是一種非常古遠的哲學,是根據大自然有機的運行的一種思想,非常吸引人。

鍾:關於佛教,你在大學讀書時最受影響的是哪一方面?

史:影響我最深的是佛陀的生平。他捨家到森林中去學習各種修行方法,包括瑜珈苦修與打坐,還有他的悟道,那種既非苦修,也非放任的中道。還有他對人類心理學的分析,其實非常精到而合邏輯,即貪、嗔、痴驅動了人類的心理。我覺得佛陀生平的事件對我而言,有「激勵」(compelling)的作用。

鍾:你二、三十歲時在日本京都的寺院學禪,先後近十年,學的是臨濟宗,自從那時到現在,你佛教方面的思想有哪些改變?

史:肯定我的觀念一直在變化。我跟過三位日本禪師學習,研習公案,後來跟羅拔.艾特金(Robert Aitken)禪師(鍾玲:艾特金是檀香山的臨濟宗金剛僧伽會Diamond Sangha的住持)學禪幾年。同時,我一直學習佛教其他宗派,並沒有把自己限於禪宗,如除了禪宗早期的佛經,還研究東密與藏密。我想對各宗派我都很尊敬,佛教發展出各種思想和修習法門,其實是為了因應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發展出來稍有差別的方式和視角。自從離開日本以後,我的佛教觀發展得更寬更廣。我還把佛教觀念與科學與生物學也拉上關連,可以說我的環保觀與生態觀也有佛教色彩。■

作者鍾玲教授為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美國詩人史耐德與亞洲文化:西方吸納東方傳統的範例》(聯經出版社)與《史耐德與中國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