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準參賽作品] 看,那白色蜻蜓在飛翔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thk 幼苗筆手 2009-12-7 16:29:46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看,那白色蜻蜓在飛翔》

我們何時開始
在坡度不足四十五的小道
敞著咖啡店傘蓬的四人桌坐下
面對價值八千六百五十元的手提電腦
和旁邊以七元交投成功的油墨報
等候兩片三明治,填滿正午的胃腸
昨天吞吃的菜葉自然地反芻吐出
於純黑洋服的胸袋裡潛伏了一整夜
看,那白色蜻蜓在飛翔

透明的薄翅沾拍噴池的水,低空繞飛
仿擬曝晴的原色,閃放局部的綠光
時而聚焦在教堂頂上的彩繪窗子,彷彿完整了
早已分割的多角鏡,一片又一片
重新組合,成四方且獨立的影像
記錄蜻蜓大量湧進西邊的街,為了產卵。
至少不曾發現,我們因為一直借用左手
寫下陌生的字句,在十二年前──

尾班渡輪的笛號忽而對空鳴放
路衢之間相交行走,一群歸人
悄悄脫去白天的領帶留宿碼頭,或
惶急地跳上最後接舷的船板,縱然搖搖欲墜
皇后像從廣場撤離,紀念碑因悼念和平而立
日照下的遊行如常永無止盡,像舊黃的巴士
徐徐駛向維多利亞港的邊陲,往更遠的地方
告別綠燈。迎接紅燈

蜻蜓不斷迴繞於食客肩上,無法駐足
刀子事先將全熟的牛排硬切成半
與餐前的配菜堆疊一起
餘下的一半,正待放涼
瓷碟上任何綠的,以及紅的
東西,納於碩大的複眼中
斑駁不純,我們沒有「我們」
我們擁有的是……

看,那白色蜻蜓在飛翔
依傍東北向南的風勢,垂直往上浮空
於中環遍目紅旗的廣樓,承載了一個
淡然的午後





我已投此作品一票。很切身的感覺,內容節奏都恰到好處,上了一課。:)
我非常喜歡這首詩
感覺像跟著蜻蜓在香港文化的上空遨遊了一趟
很舒服,也有一種淡然的哀愁
心雪,我們還是在討論甚麼是新詩。要知新詩,看來就要知意象之意。

我和某些人覺得《看,那白色蜻蜓在飛翔》算係詩,鋼琴和某些人覺得唔算。咁到底咩係新詩,來一場討論也不錯。
因部分討論離題,已遷往以下地址再作討論:
http://hklit.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576&extra=page%3D1
不清 版主 2009-12-11 01:10:21
6
散文與否不是問題,那只是一首作品表達的形式。
這首詩,以蜻蜓的角度去看香港人的生活。可惜凝聚不足,我覺得整首詩有點浮游不定。
我讀詩時,會用一個與讀散文不同的心情去咀嚼
「蜻蜓不斷迴繞於食客肩上,無法駐足」,只就這一句,我就看出了濃濃的詩味
同一句文字,如果出現在一篇散文裡,是注定無法帶給我同樣的味道的
不清 版主 2009-12-11 02:50:34
8
同意這一句不差,但一句不能支撐和推進整首詩的意境,尤其是一首較長的作品。
8# 不清


誠然作者並無推進的意味,但我就是覺得這正是作者想營造的效果
蜻蜓到處飛翔,沒有停下,看到的是無甚所謂的香港風景

其實說沒有寓意也不對,最後一段數句,足以道出作者的感受
在複眼中看世界,"斑駁不純,我們沒有「我們」"
最後,一隻蜻蜓"於中環遍目紅旗的廣樓,承載了一個/淡然的午後"

如此收結,正好對照前半首詩的無所謂、無定向、無意

所以我才說,喜歡這詩
因為,它突破了傳統的詩的界限,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易讀易懂 (但寓意悠長而必須細味才有味道)
怎麼好像看不出一個完整的意象
10# literaturefan


完整意象必要乎?
何謂完整的意象?
本帖最後由 大偉 於 2009-12-31 17:10 編輯

這首有詩的濃縮的感覺, 整首詩是完整的. 似乎是說及作者一次政治聚會(或遊行)及十二年前最初的一次遊行經歷. 有蜻蜓,可能是6.4或7.1吧, 但那時蜻蜓應不多. (我記得了, 有一次遊行前, 因為下了雨地下濕了, 的確有一些蜻蜓). 的確"白色的蜻蜓在飛". 人舆蜻蜓時空交替. 我們沒有"我們", 可能指一些喪失, 意義深重. 此詩帶有社會政治議題, 手法創新, 本是值得重視的作品.
正考慮投此一票.
最後決定不投, 因嫌有些語句是不必及誇張, 及太散文化.
日照下的遊行如常永無止盡,像舊黃的巴士
徐徐駛向維多利亞港的邊陲,往更遠的地方

如果因為這兩句而理解為遊行所見,可能太過倉卒了
我相信這些句子,目的是要寫港島的生態,一代人的成長、生活,汗水,最後流入維港
誠然這是帶社會味道的詩,但相信其目的不是政治,而是文化和人

毫無疑問這是上乘的詩作
我已投此一票
我已投此作品一票。
自然又細膩的描繪。因此,我已投此一票。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