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文學界Gossip] 琴台客聚:香港文社活動史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0-5-23 16:59:49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資料豐富詳實,是這書最大的特色。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談香港文學,有一章不可忽視,那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文社活動。現時享譽於香港的文化人,不少是由此培育出來。

 用上「培育」二字,一點都沒錯。因為那時的文社中人,都是年少氣盛之輩;儘管文章寫得順暢,學問見識始終未夠班,經過那段磨筆歲月而臻成熟的,大不乏人。

 一九九六年,市政局第二屆「作家特聘計劃」進行遴選,筆者忝屬「文學藝術顧問團」成員之一。在眾多應選人中,我獨鍾情吳萱人研究文社的課題,遂陳詞力撐,最終獲通過。經過兩年的努力,吳萱人終完成計劃,厚厚一冊成果也於一九九九年由市政局公共圖書館出版。

 猶記當年力撐的原因:一,這段燦爛的歷史不可淹沒。二,吳萱人一直關注文社,私人收藏的文獻不少。三、吳萱人是「縱橫家」,大都認識文社中人。因此,由他來補闕這方面的史料,實是至佳人選。事實證明,如果沒有他的整理,沒有他編著的《香港六七十年代文社運動整理及研究》,「文社運動」云云,料如香港那班通俗作家和作品一樣,風吹蒲公英,要重新拾掇,難矣。

 在導論中,吳萱人說,他翻閱多部香港文學史著作,「翻揭得很冷靜」,「雖然他們都抹走了文社運動部分,或只是掠影一提,又或只是東書抄西書;整句整段剪移的也有,人家的當作自家的」。吳萱人所說的「文學史」,料是九七前後,大陸一些所謂「學者」爭相炮製的「粗疏之作」。

 吳萱人引一九六三年春《好望角》的話說:「我們處於一個多難的時代,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目前整體的流離,更為思想的肢解,於是,在這特定的時刻中,我們都面臨覑一個重大的問題,不可抗拒的問題,迫使我們需要聯結每一個可能的力量去面對。」文社在六十年代風起雲湧,是否緣自這原因?筆者時當少年,先後參加過晨風文社,新思潮社,可沒這麼偉大,也沒參加過甚麼「運動」,只緣於沒有甚麼娛樂,唯一的娛樂只是愛看書,書看得多了,於是拿起筆來,也學人寫稿、投稿;慶幸那時供投稿的報章刊物相當多,「稿海戰術」一發動,刊登率也就上升,「知名度」高了,就有人招攬入社。我相信不少文社中人,如我者亦復不少。我於今仍深信,沒有甚麼文社,我一樣會看書,會握管,會靠一枝筆「搵食」,因為我沒有甚麼技能。但文社激發了文學本土化和凝聚了一班朋友,大家同過一種「文藝生活」;那充滿詩意雅致的日子,現時想來,仍覺「溫馨」。

 吳萱人這部書,資料異常豐富,分析得也透徹;尤其是對一些文社中人的追蹤,探尋他們的近況,每使我驚訝,原來於今活躍於文化界的健將,都是這「運動」所誕生的。

 最後要說的是,文社是否一個「運動」?這個關鍵詞值得商榷。但無論如何,這書確是研究香港文學史、社會史、文化史不可缺少的案頭書。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