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張愛玲真有「創作」英文小說嗎?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張愛玲真有「創作」英文小說嗎?

    * 2010-09-03
    * 中國時報


     反之,如果英文的《粉淚》與《北地胭脂》才是《怨女》的原文,為何《秧歌》的英文老辣,而《北地胭脂》的英文卻顯生硬?

     又為何《北地胭脂》的英文能被譯寫成《怨女》中譏誚靈活的文字,而《秧歌》的中文竟常拘泥於原來的英文語句結構出現西式譯句,像是「亮瑩瑩的白花小點子小黑棒」(頁8)、「一隻大而黑的,略有點蝙蝠型的蝴蝶」、「新郎的母親在一切有關方面是她最年長」(頁11)等等?中國人情風土能用英文表達的,變成中文時反打了折扣?難道英文作者與中譯者不是同一人?

     有無可能,《秧歌》如同《赤地之戀》,不僅早有大綱,甚至內容都有初稿,張愛玲負責對書中所描寫的農村進行事實確認?而西化的譯筆亦非出自張愛玲之手,她只是為中譯作潤稿?

     或是相反的情形,是張愛玲提供了《秧歌》的大綱與故事,「授權」他人完成?

     又或者,《北地胭脂》是他人根據《怨女》的中翻英譯作?……

     中、英文間對照顯示出的差異,已經不是信達雅的翻譯問題,而是作者以兩種語言書寫同一題材的過程問題。

     「張愛玲熱」始終在華人世界延燒不退,偏偏國際文壇上缺了她的地位,難免張迷會因愛「玲」心切而心有不平,感嘆張愛玲如果生在今日,她的英文小說勢必會像譚恩美、哈金等華裔作家的作品在美國受到重視。這樣的說法為張愛玲當年懷抱壯志、打算以英文小說打進美國文壇卻碰壁鎩羽,客死異鄉的後半生做了某種修補妝點,但是卻也掩蓋了對作家深入研究所應尋求的事實真相。

     張愛玲在三年內獨力完成相當於四部作品的中文與英文寫作,而在美四十年的英文小說創作稿有多少被保留,這都令人好奇。本文無意做任何結論,只是希望藉著指出一些尚待澄清的疑點,盼「張學」能開始對作家上海時期外的創作有更多關照。

     畢竟,英文小說創作夢碎,改變了這位傳奇女作家的命運。(下)

     (本文摘刊自聯合文學九月號「張愛玲學校」專輯)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