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文學界Gossip] 犯法 罰讀書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心雪 超級版主 2010-9-17 18:56:35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美國有八個州(包括紐約州)的司法制度十分開放,讓罪犯入獄前有更多選擇:坐牢?抑或看書?美國法律界相信,閱讀可以改變人生。囚犯可以選擇閱讀代替入獄。 ■文:余綺平 圖:資料圖片

 數字統計,囚犯閱讀文學作品後,改過自新的比率高過服刑。而且,指導囚犯閱讀所需費用,遠低於供應他們「三餐一宿」的監獄開支。美國的創舉引來其他國家效法,包括英國。

最後都會洗心革面

 任職休士頓醫院X光技師的勞斯(Mitchell Rouse),四十二歲,五年前因吸毒罪名成立,被判入獄三十年。法官後來體念他認罪,改判緩刑,但緩刑期間,他必須參加「文學閱讀班」。勞斯欣然接受。

 勞斯吸毒成癮,原因是醫院的工作緊張,每周上班八十個鐘頭,他沒法承受壓力,依賴毒品紓壓。他將毒品帶回家,結果,妻子和三名孩子都像他一樣變成癮君子。勞斯妻子眼看事態嚴重,大義滅親,向警方舉報親夫。

 事隔五年,勞斯感激妻子當年的果斷決定。他脫離了毒海,一家團聚。勞斯現任職建築承包商。他上月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指出,參加閱讀班後,改變了人生觀,發揮自己的潛能。「在閱讀班裡,沒人理會你是對抑或錯(犯案)。我們互相尊重,最後都會洗心革面。」勞斯說。

通過文學改變人生

 美國目前有數以千計的犯人,像勞斯一樣,選擇了閱讀班。此項「改過遷善計劃」,名為「通過文學改變人生」(Changing Lives Through Literature)。那些觸犯了持械打劫、販毒和襲擊(強姦)等嚴重罪行的積犯,均可以選擇參加閱讀班以代替服刑。

 以得州為例,囚犯閱讀班設於休士頓的萊斯大學內,由任教通識教育的導師雅布斯基(Larry Jablecki)主持。他專門挑選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做教材,如《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瓶中美人》(The Bell Jar)和《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

 上述書本論題主要涉及人的命運、愛情、怨恨、自由、容忍和同情心。

深感自由可貴

 閱讀班每班三十人,男女分班。除導師外,還有司法人員和監獄處官員出席,聆聽犯人在閱讀後發表他們的見解。課程會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例如,安排吸毒犯組成一班,選讀的課本與他們所犯的罪行有關係,令他們讀後產生共鳴。

 其中有本書為自由主義大師彌勒(John Stuart Mill)所寫的經典名著《論自由》(On Liberty),最受罪犯歡迎,令他們深感自由可貴。報道指出,有犯人讀了《論自由》後,繼續深造,攻讀哲學系博士學位。

納稅人覺得物美價廉 

 統計數字顯示,得州的布瑞佐瑞縣(Brazoria County)在一九九七年試行「通過文學改變人生」計劃,共五百九十七人報讀。結果,至二零零八年的十一年間,僅有三十六人(佔六個百分點)被撤銷緩刑,送回監獄。

 麻省也推行上述計劃,數字顯示,閱讀文學後再犯法者,僅十九個百分點,而再犯罪行均屬輕罪。相反地,被判入獄服刑後再犯罪者,達四十二個百分點。

 政府開支亦相應減少。每名囚犯入獄花費每年約三萬美元;閱讀者僅花五百美元。納稅人當然覺得物美價廉。

八個州實施計劃

 不過,部分囚犯因目不識丁,無法加入閱讀班。有鑑於此,負責教師另設文學故事講解班,專供文盲者上堂。

 課程策劃人偉斯利(Robert Waxler)引用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海》為例,書中的老人聖地牙哥苦守八十多天,一條魚也釣不到,但他堅定不移,連番打擊下,依然每天早起等候魚兒上釣。

 許多罪犯讀到或聽到《老》的故事,激動萬分。他們以聖地牙哥作榜樣鼓勵自己。「好像聖地牙哥的聲音在耳邊呼喚,一定要忍耐下去。」偉斯利說。有些囚犯坐牢半輩子,第一次找到自己的精神偶像,很容易改過自新。

 目前美國共有八個州實施「通過文學改變人生」計劃,包括紐約州、得州和亞利桑那州。

英國試用「智慧刑罰」

 在英國,約有半數囚犯出獄一年後會重犯。保守黨政府司法大臣克拉克今年五月上任時已強調,讓更多囚犯參與「智慧刑罰」計劃(類似美國的「通過文學改變人生」),利用「智慧」教導犯人,減少重犯機會。但是,克拉克的倡議引起社會爭議。

 倫敦大學的英皇書院囚犯研究國際中心成員批評,美國司法界「假惺惺」,推行上述閱讀計劃時,沒有考慮到社會反應。例如,囚犯閱讀班在大學裡舉行,會影響校內學生情緒。因為學生要交學費,而那些犯了法的竟可以免費上學。學生還會擔心校內治安。

囚犯代入惡棍角色

 英國不及美國「自由開放」。他們強調,犯了法就須面對懲罰,不得選擇以閱讀取代刑罰。但英國承認「文學改變人生」效應,三年前,埃克塞特(Exeter)監獄已經嘗試在獄中舉辦囚犯閱讀班,名為「故事聯想」(Stories Connect),可惜作用不大。

 他們選讀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名著《苦海孤雛》(Oliver Twist),認識惡人比爾和女傭南茜之間的關係,然後作出討論。故事裡,孤兒奧立弗誤墮扒手集團,遭惡棍比爾恐嚇當上小偷。不久奧立弗被富貴老人收養,比爾卻恐嚇女傭南茜,將奧立弗帶回火坑。比爾後來更將南茜殺害。

 埃克塞特監獄共有九十六名囚犯參與《苦海孤雛》閱讀班。讀完後,其中一人扮演比爾,讓其他人輪流「審問」,討論比爾作惡多端的性格。囚犯從中代入角色,幫助自己改邪歸正。

沒法刺激閱讀動機

 可惜,真正讀完課程的只得二十九人。監獄將失敗原因歸咎於政府沒有撥款資助,以及囚犯本身的背景複雜。其實,最大的敗因是缺乏鼓勵和選擇,沒法刺激囚犯的閱讀動機。英國目前沒有實質數字,證明囚犯參與「故事聯想」閱讀班後,有多少人會改頭換面。但「通過文學改變人生」計劃顯然成為一種趨勢。

註:

1.《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寫於一九六零年。故事講述富有正義感的律師替一名被控強姦白人女子的黑人辯護。律師明知黑人無辜,但基於社會的不公平,黑人因為貧窮、因屬於有色人種,被誣告和歧視,最後被判罪名成立。作者Harper Lee因此書奪得普立茲獎。

2.《瓶中美人》(The Bell Jar),作者普拉斯(Sylvia Plath)透過書中女主角揭露了令人窒息的成長經驗。才華橫溢的她,十九歲離開校園,在紐約時尚雜誌任編輯,卻無法與人相處,愛情遭欺騙,感到生命沒意義。整本書圍繞著憂鬱與死亡。

3. 《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名著之一。故事講述兩個相依為命的流浪漢,如何成為冷酷現實下的犧牲品。書中充滿對人生的無奈和悲哀。


文章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9/17/OT1009170001.htm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