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編者語
一個階段的石頭記 葉輝
不知道這一期《小說風》是不是最後一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然是一個階段的最後一期。《小說風》經歷三年,出版了十八期,無論它辦得有多好或有多壞,都不免一如英國史學家屈維林(G. M. Trevelyan)所言:石像已經完成,永遠無法回復石頭原始的形狀--對了,《小說風》歷時三十六個月的一個階段完成了,無論它是一具未完成的石像,或只是一塊有過雕鑿痕跡的石頭,亦作如是觀。
為這一階段的最後一期編了兩個小輯:「潘國靈小輯」和「蔡炎培小輯」,倒像兩塊石頭的對話,兼有回顧與張望的意思--潘國靈較早時出版短篇小說集《親密距離》,我根據發佈會的發言記錄改寫成一篇待續的短文,基本上是關於概念與故事的對話;而蔡炎培四十多年前的兩本「四毫子小說」也「復刻」成《日落的玫瑰》,董啟章為此書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序,旁及六十年代青年小說作者自畫像的論述,給合兩位小說作者的新作及舊作鉤沉--當中有關小說創作與閱讀的蒙太奇,及其不無互涉的意蘊,也許堪可權充《小說風》此一階段的總結陳詞。
潘國靈在《石頭的隱喻》說了好一些石頭的故事(望夫石、姻緣石、石板街被鞋子、褲腳、足跡磨得平滑、孩子是石頭爆出來的……),當中說到「所有故事都可以變成石頭的」,又引述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論說「陌生化」的金句:to make the stone stony……此刻在別有懷抱的編者聽來,彷佛都在述說《小說風》三十六個月以來的全部故事。
蔡炎培昔年以筆名欒復(當年誤植為「樂復」)在《中國學生周報》發表的《我愛你:風暴--雅歌可能漏掉的一章》,今期「復刻」重刊,無疑有助於解讀他的「四毫子小說」《風孃》(收錄於《日落的玫瑰》),其實還有「延伸閱讀」,比如1966年5月發表於《中國學生周報》第722期的《下一站》,但限於篇幅,無法在本期重刊了,只能在此存目,對蔡炎培當年小說感興趣的讀者,不妨按此線索,自行尋訪「失落的石頭」。
小說風第18期 目錄
編者語
一個階段的石頭記 葉 輝
潘國靈小輯
石頭的隱喻 潘國靈
逆向思維:潘國靈的故事與概念 葉 輝
小說創作(一)
或者明天有人會為我們唱歌 何倩彤
盲人城堡 盧勁馳
夢體速寫二題 紅 眼
故事匱乏者的夢囈 譚以諾
末梢之光 雨 希
蔡炎培小輯
日落星提,殘紅孕綠——一代青年藝術家自畫像
--蔡炎培小說集《日落的玫瑰》序 董啟章
我愛你:風暴--雅歌可能漏掉的一章 欒復(蔡炎培)
給那別離的 風孃(蔡炎培)
新人小說展
說了再見,就剩下二分一;無論五十巴仙是不是永遠等於一半 鄭雪怡
黑盒.指紋 韓曉華
盲公餅 源 泉
浴望 鞠錦明
缺頁 廿一廿一
鬧劇 吳漪鈴
風格散文
廣州略記 鄭政恆
小說創作(二)
超聲波 曾瑞明
只是愛情,僅此而已 曹祐謙
在這十分耶誕的晚上 程志森
同羽毛的鳥 鄭詠詩
紙睡床 莊國禮
投物回憶 勞國安
失 齊 琬
變 黎文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