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石頭情書 葉輝] 糧價飆升與「鱷魚的左眼」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葉輝 極品XO 2010-12-30 12:40:15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糧價飆升與「鱷魚的左眼」
文︰葉輝

《信報》,2010年12月30日

_________________     

2010 年已屆歲暮時分,新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轉眼便要過去了,此時此刻,內地食品價格(毫無疑問會直接影響本港)瘋狂飆升,大有「超英趕美」的勢頭(比如杭州的牛腩、雞蛋、牛奶的價格比波士頓的要昂貴兩至三倍);而聯合國食物權特別報告員德舒特(OlivierDe Schutter)結束為期九天的訪華行程,並發表了一份六頁報告,直指中國糧價反映了「深層次問題」;與此同時,總理溫家寶現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直播節目,回應聽眾提問如何穩定飛漲的物價,說「你的一番話刺痛了我的心」—對了,此時此刻的關鍵詞正是「加」和「漲」,或可套用《雙城記》的開場白: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在電台直播節目中,有來自深圳的聽眾說︰物價是今年最讓老百姓神經繃緊的一個詞,「漲(醬)時代」, 「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都是「熱詞」,問總理如何能穩定物價(當然包括糧價)?溫家寶總理回應說︰ 「你的一番話刺痛了我的心。」他承認「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物價上漲,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就顯得更為困難」。這段新聞倒教我想起一個關於「鱷魚的左眼」的故事。


糧價的「深層次問題」

話說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面臨重大決策,他聽說有一個智慧女子能準確預言未來,他便向她求教。智慧女子說:用木頭(紙張的前身)點起一團火,就可以在升起的烽煙中辨讀未來(就像讀一本書);但智慧女子提醒亞歷山大大帝,在觀察升起的烽煙時,千萬不能去想鱷魚的左眼。

亞歷山大大帝最後放棄了,不再強求預知未來的智慧了,因為他知道,當有人提出不讓你想某些東西,你總是偏偏要想起它—這其實就是一切禁忌及其悖論的全部秘密。

不同時期的決策者都必須面臨不同禁忌的悖論,在今天,這「鱷魚的左眼」正是教中國人聞之色變的糧價。德舒特那份報告觸動中國的神經,他從中國通脹率受糧價牽動而漲至28 個月以來的新高說起,指出除了自然災害和人為投機等因素之外,還反映了一些「深層次問題」—中國面臨「不可忽視的生態威脅與挑戰」,「耕地減少及土地退化的狀況,使中國保持農產品持續增長的能力面臨風險」。這名比利時學者似乎企圖要揭開那一塊蒙在「鱷魚的左眼」上的黑布。

德舒特的報告指出:自1997 年以來,中國因為城市化、工業化和自然災害失去了1.2 億畝耕地,相當於今年糧油產地的十分之一。他認為「收入水平升幅再大,也無法掩蓋這個古老大國普遍存在的,卻一直無法解決的治理難題」:「就在中國宣布農業收成連續七年創紀錄的時候,發生全國饑荒的憂慮仍沒法消除。政府保衞95%食品自給率的措施,更突顯此一憂慮。」德舒特的觀點並不新鮮,早在十六年前,即1994 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便曾發表一篇題為《誰來養活中國》(Who Will Feed China?Wake-Up Callfor a Small Planet)的長篇報告(其後出版成為暢銷書),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回響,布朗通過對中國糧食及人口數據的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由於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長,到了2030 年,中國穀物總需求將達到4.79 億噸至6.41 億噸,而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導致中國穀物總產量減少五分之一,僅有2.72 億噸,那是說,中國必須大幅進口穀物以填補糧食的巨大缺口,而這缺口所需相當於全球穀物總出口量二億噸的一至兩倍,即使全數進口中國,也沒法餵飽中國人,結果就是中國持續繁榮將導致全球步入糧荒時代。


不准想起,偏偏想起

此一「中國續持繁榮將導致全球飢餓」的論調,當然大有問題—即使萊斯特布朗推算正確無誤,也只能反映出全球(當然包括中國在內)人口膨脹的結果,絕對不宜單向地理解為僅僅是由於中國人吃掉全球的進口糧食。

保羅羅拔士(Paul Roberts)在《糧食末日》(The End of Food)也提出了類近的問題:為什麼食品增加,還有人會捱餓?答案是地球生態嚴重失衡—全球穀物產量是五十年前的三倍以上,但在二戰後全球人口急劇膨脹,資源日趨短缺,城市化導致生態極度惡化,生物鏈遭受嚴重破壞,不斷出現異變……因而導致廉價糧食的黃金時代很快就結束了。十億人癡肥,十億人捱餓,無疑就是現階段地球人的最深刻的寫照。

然而,食物及其價格問題在中國而言,始終是「鱷魚的左眼」,此所以才會刺痛總理的心— 在全球人口出現「十億癡肥,十億飢餓」的「糧食悖論」之際,靠進口養活十三億人口而要維持糧價穩定,談何容易?從奶粉此一「嬰兒糧食」出現「毒奶粉」,到「成人糧食」出現假雞蛋等等假食物,中國食品愈來愈「化學」了;與此同時,糧食日趨全球化了,糧價大幅與氣候、生物能源、能源價格、經濟增長、政府政策、市場投機等因素息息相關,因而愈來愈容易觸動全球貿易的敏感神經。

要養活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每一個相涉的問題似乎都不可能不是「普遍存在的,卻一直無法解決的治理難題」,也不可能不是「鱷魚的左眼」,此所以最終也許要像亞歷山大大帝那樣,不再強求預知未來的智慧—那悖論正好在於:當有人提出不准你想起某些東西,你總是偏偏要想起它。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