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好文共賞] [明報] 朗天:香港傲氣所存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snowheart 管理員 2011-6-13 19:01:06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明報│副刊│世紀│2011年6月5日]
香港傲氣所存       
※文:朗天

近年本土論述勃興,談論香港文化,不乏朝內聚焦的目光,而向外交流,也以種種因緣不得不反撞而求諸己。香港文學是香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權移交以來,香港文學史研究的取材、觀點、視野和政治向度,一直不乏爭論;如何把香港文學置入華語文學的大框架理解、研讀,如何安放本土位置,平衡本土關懷,有心人亟欲為之。

循此進路,由梁秉鈞、陳智德、鄭政恆編撰,集合了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近年工作成果的文集《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可謂上述意向之同道。觀其書編排佈陣,既有縱向的「歷史與傳承」部分,復有橫向的「文化流動與文化身分」和內外兼及的「刊物與翻譯研究」,遍涉古今中外,頗有把議論對象詳細透晰的姿態。固然,限於文章作者本身的關注面和文章生產實際過程(部分文章乃嶺大中文系2004 年12 月舉辦之香港文學研討會發表論文的發展),論者比較集中討論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的詩歌、小說,以及期間的刊物和作家行蹤,但從板塊可思全體,箇中脈絡還是清晰可辨。


文學節怎樣為作家設計活動

編者序中開首即言: 「當時香港文學的問題,不是沒有創作,而是缺乏評論;不是不鼓勵新秀,而是漠視歷史。」此語大抵需要進一步闡明。表面上,在香港媒體出現的「書評」也為數不少,仍有讀書專版的報章、雜誌,只不過那些刊登的文章,其實多僅掛上書評之名,實質是書介、書話,並且編輯普遍要求選書及涉及話題最好要與當前社會事態相關,寫法不是資料鋪陳,發揮「代讀者讀書」的功能,便是借題發揮,變相借書籍作時論。所以序言才會認為儘管香港文學活動仍算「頻繁」,卻「沒有書評,沒有深入的討論」。

至於「漠視歷史」,序言便拿2010年第八屆香港文學節一個活動來作反面教材,那便是題為「薪火相傳」的環節。序言寫道: 「(那)本是很好的題目,但卻設計成母子、父子、姐妹、母女、師生同台對話盛會。這可說是對文學傳承十分狹獈的解釋,完全沒有歷史角度的認識」。將血緣和師生關係和文化傳承混漫一塊, 顯然為編者們(起碼在序言署名的其中兩人)所失笑。《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的編成,因此「特別着重歷史的角色,希望對被忽略的作品有所勾沉」。雖然沒有明言,但從其批評現况反推,他們收錄的文章大抵也能標示評論的標準和風範,突顯史識,令展示的文學景象不會變得「零碎偏側」。

就上述自定的標準言,《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裏若干文章雖未符理想,但可供論者參考,甚至具啟發性的文字、觀點仍比比皆是。例如羅貴祥借分析西西《哀悼乳房》而提出「他性的本土」概念,便為思考本土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工具。


香港文學「四不像」

事實上, 「本土」的解構,不單在於「本土」所應用的對象本便十分複雜、多樣,難以簡化某種單一或某些單向特質(如一般討論到的香港本土文學中,往往沒有把英語書寫、中英雙語以至少數族裔作品包括進去),也不僅在於「本土」概念內在的「他性」。「本土」文學成為滿足全球化的獵奇眼光,淪為環球資本主義併吞,甚與之眉來眼去的消費產品這危機,催化作者強調一種不能輕易集體化、統制化,反而強調局部、偏頗、細碎的個人「本土性」,這種羅貴祥口中的「他性的本土」,相應於我們在國際影展中經常碰到的說法,便是「要國際化,首先本土化。」真正能走出世界,為人所尊重、正視的,便是真能忠於自己,不怕局限、個人的創作。這種就其本身而言,自為其所信所是的「本土」,並不須通過排他確立自身,不需要先搞出一些「本土」特質,再根據或相應這些特質才去創作。用羅貴祥( 仿德勒茲? ) 的說法, 便是「一種particular 不斷流動移位,並佔據、影響、挑戰,以至改變universal」。

緊接羅文的是鄭政恆的〈香港詩歌與半唐番城市生活〉。鄭文嘗試正面處理的,正是「半唐番」(或雜種性)這年來熱透一時,被分析出來的「香港特質」。李金髮、張弓、劉火子、鷗外鷗、崑南的作品被援引為例,展示香港城市生活面貌、其未來主義和現代主義脈絡,如何跟他們的中外夾雜詩歌用語息息相關。所謂hybridity,某意義正是一種沒有固有特質的特質。它起初是一物,混入別物成了四不像,然而,一旦固定下來被定性之後它又不是雜了。要雜便要不斷地雜下去。不被全球化收編的本土性正在這不斷變化(可依於十分個人的條件而變)的流程中。


香港有台灣所無

無論置入歷史傳承的時間框架,還是置入直接討論的刊物與交流部分,《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對本地刊物的關注非常明確。書中論及的文學刊物由《英華青年》、《華僑日報.文藝》副刊、葉靈鳳編過的副刊(包括《立報.言林》、《星島日報》副刊)、《好望角》、《文藝新潮》……當然還有孕育了不少當代香港作家的《中國學生周報》。吳兆剛專論《中國學生周報》的文章中,特別提到當年周報也刊登了不少台灣作家(包括司馬中原、朱西寧、瓊瑤等)的作品。在提到周報時,這些台灣作家直言當時「在台灣,實在找不到一份可以和周報相提並論的學生刊物。」相對於分別被文化大革命蹂躪和白色恐怖統治的海峽兩岸,香港一度展露了其文學發展「優勢」,而這「優勢」,也是與其開放和兼取有關。上世紀80 年代的香港曾出現所謂「大香港主義」,香港人被指為高傲囂張。近十年風水輪流轉,不少港人的自信心遠落後於中、台。讀《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我看到了這股傲氣之根。高傲是不好的,但傲然自立的「傲」,卻是任何主體都需要的吧。


書名: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

編者:梁秉鈞、陳智德、鄭政恆

出版:匯智/ 2011






傲氣不傲氣,似乎不大重要的。說來說去,是重要的還是作品本身。
沒有作品,評論為誰而寫呢?
承不承傳,也不能勉強的。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