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崑南憂鬱甜品] 國際級文學獎頻頻失焦帶來失落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崑南 超級版主 2012-11-8 02:44:22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書在燃燒
國際級文學獎頻頻失焦帶來失落

崑南

   
[圖:曼特爾]
十月份的兩大文學獎先後揭曉,得獎者都不約而同招來風風雨雨。首先是諾獎的莫言,雖然官媒照例大棒特棒,但對得獎者本人操守及其作品的批評,來自四方八面。不單此,連主辦者也被懷疑其頒獎的政治性取向,與文學性背道而馳。諾獎這塊招牌代表的標準,愈來愈備受質疑了。

至於書人獎,也好不了許多。曼特爾(Hilary Mante)的歷史三部曲之二Bring Up the Bodies再次獲獎,惹來不少文化中人表達異議,主辦者不得不連忙親自解釋一番。評審 Amanda Foreman在 The Telegraph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宗旨是選出最佳小說,不是傾向具野心及獨創性之作。」後者他是指次熱門的「雨傘」(Umbrella),作者是實驗小說能手的Will Self。異見人士的論點在:再頒給曼氏,是錦上添花,說她的作品如何如何登峰造極,已獲獎一屆不是已肯定了嗎? 而書人獎代表公然視文學的獨創性如無物,難怪引起嘩然的反應。大家還記得上屆有評審高調說獲獎作品要有高度閱讀性,看來,今天的書人獎,放眼在市場暢銷率(即涉嫌可能受資深出版商所左右)而非鼓勵推動新人著書的獨立出版商。這個事實,似乎說明了為何不少有文學性的作家未能入選,如Zadie Smith 的 新作(讀者期待了七年的一部巨著)NW 被摒出門外便是最佳例子。

曼氏的宮廷式勾心鬥角的故事,正如一些電視長劇,充滿娛樂性,賣點是有的。面對殺到埋身的電子書大潮流,在這個臨界點,出版商再不肯冒險推介實驗性的文學作品,算不算情有可原呢?過去我們重視有地位的文學獎的選拔,從中窺視一下世界文壇的風貌,不幸年復年的錯置結果,失落之情,有點令人難堪。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