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鍾國強亂寫 朗誦為甚麼變得這樣「特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朗誦為甚麼變得這樣「特別」?

/ 鍾國強



網上又在施展語言暴力了。這次受害者是一位中三學生。他在電視上以優勝者身份「表演」朗誦,被網民訕笑其聲調,表情,以至身體擺動的姿勢。

他何罪之有呢?至少,他比一些總是躲在背後譏誚,卻從來不敢上台無畏發聲的人要勇敢。勇敢,在這個時代已變得越來越稀罕了;很多人的勇氣,如今只限用於鍵盤上。

真正要批評的,毋寧是這個反自然、反生活化的「朗誦模式」吧―─且看校際朗誦節的保守誦材,一言堂評審的標準和口味,以及那些所謂名師教授的朗誦技巧……

技巧可以量化,可以分開評講、考量,讓評與受評雙方都有規範可依,大家「識做」,大家便「易做」了;而「感情」太抽象,「表情」便容易入手多了;加上肢體動作總比微細的眼神變化來得引人注目……如此,聲調節奏表情動作若非蕭規曹隨,便是變本加厲,漸漸形成這類朗誦比賽的「特色」。指導學生的教師為了贏獎,鮮有不依這套法則;學校有獎,增加聲望,哪有不高興之理;而家長所關注的,大抵只是子女有沒有獎、評審「公道不公道」的問題。

這樣,從現場和電視上的「表演」可見,朗誦都成了各種技巧的誇張展示;可以逐一分拆出來的字詞「聲效」,都在過份地強調,把抑揚頓挫無限放大,務求造出更強烈的對比,更先聲奪人的效果。至於作品整體是否如此,傳達的感情是否可以這樣三秒一小變、五秒一大變,則顯然沒有太多人理會了。

例如電視所見的一位小五女生的朗誦,便是如此。誦材為一篇現代散文,水平不高,描寫平淡,但她卻在短短的篇幅內,傾盡喉嚨(當然加上面部肌肉和肢體)的可能性,幾乎把文中每一個形容詞都「認真處理」:見「長」即將聲音拉長,遇「高」就把聲調提高;唸到「是一行英雄的木麻黃樹」時,嗓子更像有自動操作系統,陡地急升八度;最難的是唸到「剛健婀娜」四字時,她竟能在數秒之內,做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效,真是難為了她的聲帶和要在片刻之間迅速調動的表情。

這種過份著重技巧展現,寧「過」而毋「不及」,將文學作品支離化、浮淺化、非生活化的趨向,其實在今日的教育體制下並非孤例。語文、文學的分家,就是要將文學陶冶性情、結合生命、批判現狀、促進反思的本質和作用剝離,剩下枯乾機械的語法修辭聲調節奏,然後讓大家耗費精力在其上粉飾妝點,以更大更響亮的聲音,掩蓋空虛羸弱的底子。



2014年1月8日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4年1月11日



原文刊於:http://growinghouse.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2.html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