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傳承?歪曲?─李源潮講話正解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傳承?歪曲?─李源潮講話正解
   
        七月一日,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公開呼籲香港青少年「學習中華歷史文化,傳承愛國愛港優良傳統。」對此,筆者相信實乃「金科玉律」,「放諸四海皆準」。在此,筆者欲從「文化」及「傳統」的角度,評析李源潮的講話。但中國累積近五千年文化,聊聊千字實難以清楚說明。以下,筆者將從「仁」與「孝」作切入,正解中國的「文化」及「傳統」。
        
        「仁」正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廢「仁」則無以話「文化」。所謂「仁者,人也」,意即「仁」是「人」的憑據,正是人與獸的「幾稀之處」。大國崛起,理應昭「仁」邦之名,以行「仁」於天下。但觀乎現況,今「仁」卻已遭「歪曲」。多年前,「溫州高鐵」因人為意外,以致數百人遇難;「小悅悅事件」盡揭人性陰暗,「見死不救」者有之,以致稚女失救慘死。同類事件無日無之,充分反映國人於踐仁之時,如何背離仁之內蘊。試問若「傳統」如此,又談何「繼承」?但筆者以為「文化」絕非如此。
   
        歷史上,堪稱「仁者」多如恆河沙數。吳鳳身為清朝的「通事」,一直周旋於原住民與漢族的衝突中。當時,原住民有一習俗,每年必獵人以祭神。吳鳳聞此,即勸族長戒之。數年後,吳鳳更為此而犧牲,終感動族人,正式廢除陋習。吳鳳為免生靈塗炭,決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可謂「殺身成仁」的典範。由此看來,李源潮所言之「傳承文化」,遠承中國文化之餘緒,實有其必要。
   
        「孝」是大德之本,無「孝」亦不足以論「文化」。此外,所謂「移孝作忠」,忠、孝實難以分言。就「孝」而言,古有「父為子綱」之理,更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之說,如此則「孝者,順也」,敢言父母之錯,不遵父母之命,便是「不孝」:就「忠」而言,「君為臣綱」,故「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終致「忠」亦為「順」。如今,中央以父母之尊、君王之姿,宰制天下,凡說黨非、逆國命,輕則「軟禁」,重則「被自殺」,「以理殺人」之事昭然若揭。試問若「傳統」如此,又談何「繼承」?但筆者以為「文化」絕非如此。
   
        《孝經》有云:「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絕非盲目遵從,而是按理而行,「諍」更是「孝」的表現;《孟子》有載:「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仁」、「義」乃「君」之前提,「忠君」實是「忠仁」、「忠義」而已。所謂「父慈子孝」,父子、君臣並非絕對的從屬關係,而是相對的平等關係。七一遊行,港人以行動,向中央諫諍,正是「愛國愛港」的表現,正好回應了李源潮的要求:「傳承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亦能一言以蔽之:「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凡能秉公而行,擇善固執便是「中庸」。中國文化重情、重理,亦重法,「情理法兼備」方是文化正解,還望中央、港人確能承傳統之精,傳文化之要。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