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RICKY角落 與祢閒談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RICKY 元老筆手 2011-8-24 10:42:01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文章最後由 RICKY 於 2011-8-27 16:39 編輯



與祢閒談

你究竟有多久沒有和你的阿祢說過話?
先別搞錯,
這個阿祢,
不是由你指派出來,
和你演對手戲的各式各樣臨記,
而是和你永遠一起的阿祢。
有些人終生都見不到阿祢,
因為他們一早就否定了阿祢的存在,
一切由我作主,
阿祢一早被轟出局外。
有些又過份尊崇,
將阿祢奉為至高無上的位置,
一喜一惡,
一褒一眨,
都將阿祢本來的面目加以易容,
變得面目全非。
其實,
阿祢最期望就是漫不經意地,
在何時何地,
和你隨便談談。
就像我們坐在公車上,
本來就坐在一起,
談兩句,
有時又一起去看車外的風景,
不知何時,
大家又談兩句,
舒舒服服,
只是閒談。 

(一)





R:恩,我們一起多久了?
祢:你還是一個胚胎的時候開始。
R:這麼久了?
祢:嗯。
R:那時我們有交談嗎?
祢:有,比現在更直接。
R:當時我們談些甚麼?
祢:甚麼都談,那時候我們不用文字語言,沒有限制。
R:限制?誰限制我們?
祢:文字語言。
R:現在我們不是溝通得蠻好嗎?
祢:差得遠了。
R:真的嗎?但我每天和你都談得很舒服。
祢:哈,你不知道,你有時甚至嫌我礙著呢?
R:沒有啊,我最喜歡和你談了。
祢:沒錯,只是限于用語言文字交談的時候。
R:你指?
祢:除了語言交談,我整天都和你用另一些形式交談。
R:嗯?
祢:例如通過一片雲、一種喧嘩、一面牆、一些好的事和不好的事。
R:我經歷的一切都是一種交談?
祢:是,不過你自從用了語言文字之後就變得太偏食了。好像,我今天通過一堆狗屎和你交談,你就走得老遠。
R:哈,那怎能怪我,誰要和一堆狗屎交流?
祢:那麼一堆狗屎出現來幹甚麼?
R:那是狗的排泄物而已。
祢:一朵花也是種子的排泄物而已。
R:你不能強人所難,為甚麼你不來遷就我,找些好東西和我交流?
祢:不是沒有,一半一半。但你總得學習與另一半你不喜歡的東西交談,例如你們叫的死亡。
R:死亡?

(二)
R:死,近年社會上已大力鼓吹「終極關懷」啦,這不是正面去認識死亡,與死亡對話嗎?
祢:這是想習慣死亡為他們所帶來的不安而已。
R:習慣就是交往嘛。
祢:要習慣一個人,一件事,首先就是要承認他確實存在。
R:你敢說死亡不確實存在嗎?
祢:你想清楚,除了病痛、意外、自我破壞、衰老,真的有死亡這件事嗎?
R:一個人肉體停止運作,就是死亡啦。
祢:一個人退休了,是不是死亡了?
R:當然不,因為那個退休了的人還在延續生存著。
祢:一個人的肉體退休了,生命卻沒有退休。
R: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人再不在這世上生存了。
祢:那是你們一直以來自作聰明的詮釋,就是這個詮釋,為人類帶來所有的煩惱及問題。
R:你說「所有」?

( 三)
好喜歡,好喜歡這樣的交談.
RICKY 元老筆手 2011-8-27 10:33:27
5
本文章最後由 RICKY 於 2011-8-28 09:31 編輯

(四)
R:那麼我早上選擇甚麼衣服上班,和我們「自作聰明所詮釋的死亡」有甚麼關係呀?
祢:基於你們對死亡這個現象的誤解,你們由於害怕而又無法擺脫死亡,你們採取了不同的逃避策略,例如拚命建立延遲死亡的來臨,或者因為害怕獨自面對死亡而組團出發,說得不好聽,是大家一齊死。
R:哈,別長篇大論,我只是說我想找件衣服上班而已。
祢:這是第一個策略,背後動機是延遲死亡的來臨。
R:哈,祢都幾好笑,換件衣服可延遲死亡的來臨?
祢:為甚麼你要選擇?隨便穿一件不好嗎?
R:選擇配合今天心情的衣服,人穿起來都自信多些,神氣一些。
祢:為甚麼要神氣一些?就是因為想別人對你印象好一點。
R:就算是,那又和延遲死亡的來臨有啥關係?
祢:想清楚,別人對你的印象好些,你生存的條件就多一些,多點人喜歡你,當你有困難時就多點人會自願幫助你。這就是你們說的人際關係。
R:祢好像在說,人際關係是我們合力延誤死亡的方法。
祢:不是嗎?道德、慈悲就是這樣衍生出來的。科學、醫學不是努力造福人群嗎?
R:那,甚麼是「組團出發,大家一齊死?」
RICKY 元老筆手 2011-8-28 09:29:50
6
(五)
祢:「你不發覺你們的末日意識,幾個世紀以來都層出不窮嗎?甚至在你們不少的宗教體系,都存在這種末世思想。」
R:「祢是說我們心中對末日思想有渴求?」
祢:「渴求與恐懼都有,這也是一些新興教派看中某類人的一個心理缺口,你不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激進的還鼓吹集體自殺,聲稱帶領信眾換取一個更理想的生存空間。這種周而復始,手法幾乎同出一轍的”街頭騙案”之所以仍然奏效,就是因為某批人心裡本來就已存在”一起死去較單獨死去”幸福的觀點,否則根本就不會受這種教派吸引。」
R:「祢是說末日思想或來世思想,都是人類為了對死亡所產生的恐懼的負面策略?」
祢:「可以這麼說,這是為了害怕死亡,而想設法控制死亡,甚至用一種極端的「先下手為強」的主控權,去減少面對不能預期的恐懼。」
R:「哈,就好像一些終日怕被男友拋棄,而先提出分手的女生一樣。」
祢:「長痛不如短痛,最重要掌握主控權,一直都是你們減少直接面對恐懼的把戲。」
R:「凡事可以由自已控制,當然可以安心些。」
祢:「哈,你們有時連早上甚麼時間醒來都要靠鬧鐘,還遑論甚麼控制。」
R:「祢......」
祢:「而且,你從來都不想想甚麼可以控制,甚麼是不可以控制,對死亡的恐懼,令你們獨沽一味--只管控制。」
RICKY 元老筆手 2011-8-29 10:32:31
7
本文章最後由 RICKY 於 2011-8-30 10:24 編輯

(六)
R:嘿,那麼你認為失控的後果是怎樣來的?
祢:一輛車你可以控制、一項工作你可以控制,一個病情你可以去控制,甚至說你可以控制一個人,但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你怎樣去控制?
R:我們幾時有要控制不存在的東西?
祢:死亡。
R:又兜回去了!死亡,實實在在,兩腳一伸,就死去了,那是甚麼?
祢:死的是甚麼?
R:生命,活生生的生命!
祢:那麼死是甚麼?
R:一個生命永遠消失了!
祢:你終於將心裡的恐懼說出來了--永遠消失。這就是你們對死亡的胡亂陳述。
R:有錯嗎?
祢:你們害怕的其實是一個肉體的消失,一個身份的消失,生命幾時有消失過?
R:但是死亡千真萬確,祢不能捩橫折曲!
祢:冷靜一下,我不是說那個你們說的死亡現象不存在,而我是說你們心中所陳述的死亡不存在而已。
死亡,去想它或不去想它,它都會來臨的。我才不去犯賤談論咁多。
RICKY 元老筆手 2011-8-30 10:23:48
9
(七)
R:眼巴巴的事實,怎會不存在,如果現在有個人在祢面前倒下,沒有了呼吸,祢如何去理解?
祢:他的生命正在轉換型式。
R:甚麼?
祢:他的生命正在轉換型式。
R:轉換型式?我問你,我去換個髮型、換套衣服、甚至去整容改頭換面,但,我還是我,我還在生存,這就叫轉換型式。死亡,就連「我」也不存在了,被吊銷了,這叫毀滅,不是轉換!
祢:看來你真的很害怕沒有了「自己」。
R:生存就是自我感覺,還有甚麼代表自己正在活著?
還有甚麼代表自己正在活著?
(八)

那時,
我和阿祢同時被窗外的一大團白雲的美態吸引,
呆呆地看著雲在一大樹頂綬綬移動,
像電影的超慢鏡,
風在窗外掠進來,
蟬鳴。
祢:你看見那大樹上的一片欲掉下來的葉子嗎?
R:嗯。
祢:這棵大樹上掛滿了無數的葉子,它們生活在一起,每天大家都看到了大家,為了方便識別,大家都改了名字,以後早上叫早晨連著對方的名字,就更加親切。每一片樹葉因應自己的位置和樣子,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它們也有不同的際遇,有些葉子較勁弱,被樹上的蟲入侵了,身上伂滿了孔。有些葉子比較壯大,顯得很神氣,有些葉子生性開朗,整天伴著烏兒搖晃,特別充滿朝氣,有些躲在暗角的葉子,終年不見陽光,顏色也變得深暗。不過,他們都很為自己獨有的生命而自豪,現在那片即將淍落的葉子,你猜它的心中想些甚麼?
R:它一定在想,我快要死了,遠離我親愛的朋友了。
這時,那片樹葉也脫離了枝丫,隨風向下飄墜。
祢:如果它這樣想的話,心中一定充滿了恐懼和悲痛。但如果它很早就明白,它們所有的樹葉是大樹的一部份,它的想法就不同了,它不會認為自己會因此而消失,它的生命還是屹立不搖地在那兒,一片葉子的生命本質根本就沒有消失過,就像我們的一根頭髮,掉了一根,也從不形嚮我的生命。而我們就是那根頭髮,那片樹葉,而不是一個真正「獨獨立立的個體」,整個宇宙,都沒有一個完全個體的事物,只有依存之下的「個體現象」,而我們卻將這「個體現象」視為真真實實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個體,於是,就有個體永久消失的幻覺,你們的所謂「死亡」,就是執著這個幻覺而再衍生的幻覺。
R:哈,祢是說現在和你說話的我是個幻覺?
但每一個個體都有其獨立的生命啊。
死了就是死了,不可能硬說不是死亡。
就算是大整體的宇宙,遲早都會滅亡的。
一棵老樹總會死去,時間問題而已。
葉子死了就是死了。
當然.
在我們建立的架構裡,
死亡是千真萬確的,
整個文化都告訴你這個現像叫死亡,
就像我們也認為自己腳踏平地一樣,
如果不是有個當年的「神經佬」看見水平線的弧度,
地球仍是方的,
你說地球圓的,
隨時有生命危險。
關於我們的死亡現象,
也有最初用小鏡放在鼻孔沒有氣霧就是死亡.
到心臟停止才叫死亡,
到現在的腦幹死亡,
下一次是甚麼?
生和死的界線在那裡?
當然,
你可以跟大圍,
不過,
我的好奇心從來都很大,
不合看不進來看便可,
我還會說一年半載,
以你的保守思想,
免得你看後覺得妖言惑眾,
對你不好。
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善哉善哉!!!
(九)

祢:你的存在不是幻覺,你,是指生命本質所顯現眾多型式的其中一種「個體現象」,是一種活生生的存有。
只是當你認為這個「個體現象」表現型態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身份,針對這個認知而言,就是一個幻覺。

R:完全聽不懂。

祢:例如,你暗戀了一個同事,卻暗自認定自己是她不離不棄的愛人,這個妄想的「身份」,就是一個幻覺。

R:噓,讓我消化一下,祢是說我們抓住一個虛構的「身份」死不放手,想一直將這身份保留,並據為己有。

祢:為了易於了解,你可以借這個比喻去體會。

R:但我敢保証,這世上大部份的人都會認為每個身體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生命。

祢:這是事實,所以你們才建立整個人類的體系去深化這種幻覺,令這個幻覺變成一個証據確鑿的「事實」。

R:例如呢?

祢:你們沿用生命本質所顯生的多樣性不同形態,去劃分種族,國家,家族,團體,目的只有一個--「狼狽為奸」,彼此互相確認這個「個體現象」的固有身份,令每個人在世上肯定各種界線,當然最終是「個體的界線」,一個人的不變身份。

R:嘿,狼狽為奸?祢也真會損人。

祢:哈哈,我只是用你們的語言系統盡量去表達一些具體的事實。狼狽為奸,是因為你們心知肚明這是一種僭越。

R:証據?
(十)

祢:哈,試問如果你們不心知肚明,怎麼會弄個「靈魂」出來呀?為了自我的存在感,你們根本漠視一切,只求達到自我不滅的目的,寧願互相作假,然後輾轉証實,從而穩定你們那齣自我無限的連續劇。

R:我反覺得這很聰明,即使有沒有靈魂這回事,這個敘述令我們在死亡之前有個寄望,比較認定死亡後一了百了或完全未知,較為安心得多。

祢:唉,安心?你們幾時正真安心過?真正快樂過?

R:我們日子不太差吧?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機制,大致上生活很有軌道,保障了我們每一個人基本的安全感,我們也各自有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及目標,不時享受達成目標後的快樂。我們亦建立了良好的倫理關係,令我們享受親人及朋友所帶來的甜蜜及喜悅。

祢:理想及目標?這只是你們掩耳盜鈴的好把戲。

R:我覺得祢才是捩橫折曲的高手!好,我又聽祢怎樣說?

祢:你們所謂的目標及理想,是你們發明出來的麻醉藥,基於你們對「死亡」及「自我」的誤解,你們內心深處根本就認定自己上了一架最終都會撞毀的飛機一樣,無數世代以來,你們都不能找出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積極生存的意義,因為坐的那架機既然註定會出事,即使你做甚麼,結果都是一樣。於是,你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忘記這是一輛始終出事的飛機這回事,第二步,你們必須在機上做些有意義的事。
本文章最後由 RICKY 於 2011-9-7 12:15 編輯

(十一)

R:不能留芳百世,起碼也遺臭萬年呀,人一世物一世嘛。

祢:正因為這樣,你們就得建立起各種理想及價值觀,要來對抗最後必須「機毀人亡」所帶來的不安。

R:看來我們相當成功,在死亡面前,我們就可以擺下盛宴!就我們孜孜不倦前仆後繼所建立的熣燦文明,看「死亡」能不能拿得走。

祢:但,你們不見得能安心生活,只是向人歡笑背人愁而已。那麼做多少你們心目中的豐功偉業又如何?這就如一個改頭換面隱姓埋名的逃犯,即使多受人尊重景仰,心中都沒法去除被捕的恐懼,每每都從惡夢中驚醒。

R:祢這樣說未免太武斷,我們不見得如祢所說這樣終日為死亡而擔憂,人類已學會了接納死亡這件事,而在有生之年全情享受投入人生。

祢:你怎樣解釋你們的社會愈文明,反而帶來人類更多精神上的問題,近廿年來全球的抑鬱症自殺的人,都不一定是你們社會架構上的失敗者,有很多還是社會上的精英份子,你認為你們真能享受你們心目中的「理想人生」?
(十二)

R:為甚麼不?許許多多生活得幸福美滿,名成利就的人就是活生生的見証,他們將人生過得充實而美滿,祢敢說他們沒達到理想嗎?

祢:那麼,為甚麼那些你口中的成功人物仍在達到了他們生命的理想之後,再建立另一個理想再繼續追尋?

R:大帝!!這叫積極人生!!難道人生到了一個高峰,不可以再闖一個高峰嗎?

祢:哈!如果那個登上的高峰真是他們的理想,他們為甚麼不留在那裡欣賞風景,而要再去找一個更好的理想?

R:找尋更好的理想有啥問題呀?

祢:有更好的理想的話,即是說以前的那個理想不夠好,這裡面說明了甚麼?

R:說明了人有無窮的生命力囉!!

祢:中!!你們就是太在乎那個生命力。

R:祢想講啥?

祢:你自己說過啦,在死亡面前就能擺宴,這就是不畏「死亡強權」的生命力表現嘛,盡自己所能和「死亡」這個巨人對著幹!這是甚麼?這是一種不甘心。

R:人生在世,明知有朝一日要逝去,而在那日之前做些令自己快快樂樂,留下美好回憶,令自己終生無憾!!有甚麼不妥?
祢:露餡啦。

R:又露甚麼餡呀?!!
(十三)

祢:你剛剛終於重申你們心中的恐懼∼「人生在世,明知有朝一日要逝去。」

R:那是鐵一般的事實,我們沒有像你說得這樣貪生怕死,只是知道生命有限,在生的時候做些事証明自己來過一趟,我真的看不出有甚麼不妥。

祢:這就是令你們愈陷愈深,自作聰明的逃避策略。一方面你們裝成勇於面對死亡,接受肉身有限這個事實,另一方面用「善用人生」為藉口,不斷去建做一些稱為「有價值」的事情去令其他人及自己去認同、去牢固自己的「身份」,有了這張身份「成績表」,如果人生真像傳說中死後靈魂不滅,這張「身份成績表」可能就是你們心中保留「我」這個「身份」的依據,可以在沒有肉身之後還有個不變的「我」可以延續。另一方面,萬一人生真是死後就灰飛煙滅,也可讓這個「身份」留在世間久一些,最好就留芳百世。講來講去,你們只是換湯不換藥,口口聲聲接受「死亡」這個現像,但在深層的意識中,「我」絕對不能跟肉身一樣灰飛煙滅。

R:即使這是我們死命保留身份和轉移死亡未知因素所帶來的恐懼的「策略」,而令生活好過些,這又有甚麼壞處?

祢:壞處就是活得更為恐懼。

R:.......
(十四)

祢:你們只是將垃圾掃進了地氈底,眼不見為乾淨,但其實心裡明明白白,事情根本沒有處理好。

R:祢說我們粉飾太平?

祢:何只粉飾太平,你們是創造太平。

R:能夠創造人生的太平盛世,就是成功啦!

祢:你失戀,告訴自己已忘記前度戀人,於是日日笙歌,開懷暢飲,其實心內的傷口仍隱隱作痛,而由於你刻意忘記那段戀情,所以雖然隱隱作痛,卻無法知道那痛楚的起因。

R:有何証據?

祢:你們有沒有在達到了一個理想或一個目標後,興奮開心了一陣子,滿足了一陣子,就反而更有一股無端的空虛感?你們有沒有在一個盛大衣香繽映的宴會後,曲終人散時,特別感到一份莫名的惆悵?你們有沒有在人生最燦爛時刻的當下,感到一切榮耀都不外如是?

R:那又說明了啥?

祢:為甚麼擁有的滿足不可以帶來更大的滿足?歡樂的時刻為甚麼不能繼續歡樂下去?

R:那是因為我們不變或重覆的事物會興趣遞減而己,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另一方面,這也是人繼續向前的原動力。

祢:為甚麼會對本來良好的事物厭倦?

R:都說是人的天性!!

祢:你看,你在忿怒,這是因為我指出了一些你心中莫名奇妙的恐懼感。那種莫名其妙,毫無原因的恐懼感,你們美其名為空虛,其實就是難耐的不安感,這就和青少年界刂手行為的原因同出一轍。

R:甚麼?界刂手行為?
(十五)

祢:界刂手行為是一種找「代罪羔羊」的心理策略,因為心中有不明來歷的不安,而大腦的理性部門又要交出事件陳述。當事人一來希望能找出隱形的殺手,以便對症下藥,解除難耐的痛苦,另方面又要向自己作出交待,在緊張關頭,情急智生,用苦肉計製造假的現場証據,界刂手的痛楚成為替死鬼,心內無名的痛楚有了「合理的解釋」,變成看得見的不安,告訴自己,只要治好手的傷口,就沒有痛楚了,用這種權宜之計,從而舒緩緊張的情緒。

R:嘩!祢想得過多了。

祢:多?不及你們。

R:我們才沒有像祢一樣天馬行空,實事求事才是我們的作風!

祢:你完全對,界刂手也是你們心目中的一種「實事求事」。

R:當然不是!那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手段。

祢:哈,五十步笑百步,你們的整個文化大部份都同這種「手段」息息相關呀。

R:祢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啊!!!
(十六)

祢:你們的界刂手模式已遍及整個人生,變種以人轉人的方式互相肯定,以便隱藏那個不願觸及的不安及焦慮。

R:甚麼焦慮?

祢:我們不是一直談及死亡現象所帶來的身份消失的焦慮嗎?

R:那麼甚麼是界刂手的變種策略?

祢:這支保護色團隊舉目皆是,包括命運、愛情、理想、人生意義、宗教、科學,以至整個人類文化。

R:祢說整個人類文化都是界刂手行為?哈,祢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十七)

祢:在現代危機管理理論中,將不能承擔的風險轉駕,例如買保險就是一種轉駕模式。人類最大的危機管理一直是死亡所帶來的壓力,那是一種人世之「苦」。而這個「苦」之所以特別苦,就是它透明度其低,以至無法加以對治操控,這種無法掌握的抽象危機,一直是個無解之「苦」。人類不同的宗教,無論是有神論及無神論的教派、以知不可知論的教派,所有教義無非均是提供離「苦」之道,可惜這些方法不外乎是提供一些死亡後的「重生示範單位」,以供大家望梅止渴,有部份人真的可以藉心中的「梅」解去心頭的「口喝之苦」,但大部份人過了一段時間,就對這種只聞樓梯響的「樓花發展商」失去了信心,再次被死亡之「苦」反攻回來,從而更加絕望。

R:那起碼有批能望梅止渴的幸福人啊!

祢:但望梅止渴也有不良的副作用。

R:甚麼副作用。

祢:就是想像中的「梅」比現實中的「梅」完美得多,於是,他們有些開始排斥現世中的一切。由於這種厭惡,又帶來無法脫離身處這不完美的世俗之「苦」。

R:嗯,住在劏房等上樓,苦與不苦,由自己觀點決定。

祢:但這始終是一種「被動」的方法,相反,另一種思想是:如果可主動建立自己可掌控的世界,從而將死亡這「苦」的風險轉駕並加以管理,一切便可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

R:這就是我們可以代代傳承的文化?
十八)

祢:對,也是你們用以對抗「死亡萬有引力」的核武---秩序。那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顯赫成就,井井有條,有規有矩,將處身的世界盡量具體化,從而建立一種「人類的自信」,來抵銷「死亡萬有引力」所帶來「有失身份」的恐懼。

R:這種界刂手具體化行為聽來利多予弊啊!

祢:沒錯,這些規律確實為人類帶來不少「當家作主」的感覺,好像萬事都有跡可循,只要遵守成規,努力前進,好成果盡在掌握之中。這也為人類感到自己是「萬物之靈」,閃閃生光,這種手執權柄的美滿及歡樂,好像已將「成亡萬有引力」的力量減到最低,人類建立起來的文化代代相傳,個人的死亡看來再不是灰飛煙滅,起碼生前的成就還可以在死後為後人所知,也為後人帶來福祉。

R:嗯,祢今天講的才像點人話。

祢:哈,不好意思,好戲還在後頭。
十八)

祢:對,也是你們用以對抗「死亡萬有引力」的核武---秩序。那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顯赫成就,井井有條,有規有矩,將處身的世界盡量具體化,從而建立一種「人類的自信」,來抵銷「死亡萬有引力」所帶來「有失身份」的恐懼。

R:這種界刂手具體化行為聽來利多予弊啊!

祢:沒錯,這些規律確實為人類帶來不少「當家作主」的感覺,好像萬事都有跡可循,只要遵守成規,努力前進,好成果盡在掌握之中。這也為人類感到自己是「萬物之靈」,閃閃生光,這種手執權柄的美滿及歡樂,好像已將「成亡萬有引力」的力量減到最低,人類建立起來的文化代代相傳,個人的死亡看來再不是灰飛煙滅,起碼生前的成就還可以在死後為後人所知,也為後人帶來福祉。

R:嗯,祢今天講的才像點人話。

祢:哈,不好意思,好戲還在後頭。
123下一頁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