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文學界Gossip 最佳期刊《最小說》贏了《收穫》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近日,由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聯合《懷堯訪談錄》發起的“2008—2009年度中國出版機構暨文學刊物10強”評選結果出爐,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以6835票高登榜首,而由一代文學大師巴金所創辦的《收穫》僅以459票名列第6。

  這兩份由著名專家學者根據國內出版機構及文學期刊的學術貢獻、圖書暢銷度、公眾形象和創新能力提名的榜單,最初有35家出版機構和40家文學期刊入圍。專家提名的榜單,在鳳凰網讀書頻道進行網友投票,到投票截止期12月30日,共有12859名網友參與投票。

  根據得票數,2008-2009年度中國出版機構十強是:北京磨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長江文藝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人民文學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譯文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2009年度中國文學期刊十強是:《最小說》、《讀者》、《萌芽》、《故事會》、《小說選刊》、《收穫》、《人民文學》、《譯林》、《鯉》、《青年文學》。

  面對最終的榜單,提名評委們的觀點莫衷一是,著名文化批評家朱大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格局比他預料的要好,“通俗文學雜誌取代純文學雜誌而成為市場主流,這是一個無法更改的事實;儘管如此,純文學雜誌在經歷了小眾化的蛻變之後,仍然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當記者表示,如果讓他去擔任一家出版機構或者文學期刊的總編輯會採取何種措施時,他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如果是國有出版機構,我不會當這樣的角色。但假如有人用刀架脖子的方式加以脅迫,那麼我上任後最先做的三件事就是:第一、解散該出版社;第二、勸其他出版社也解散掉;第三、自己辭職回家。”

  另一位評委何三坡,則對一些所謂的老牌文學雜誌表達了不滿,頗有發飆的意思,稱大部分文學期刊早已淪落為上等青樓了。“像《詩刊》這樣的雜誌,幾乎就是中國三流文人的集散地,平庸文字的天堂。看到它們,你很容易對中國文學絕望。”

  《小時代2.0》剛火爆上市,獲知《最小說》奪冠,作為作者和主編雙重身份的郭敬明告訴記者:“能獲得第一當然很高興,感謝專家和讀者對這本刊物雙方面的認可。來年我們將更加努力,力求打造出更有品質的青春文學第一刊。”(華西都市報 胡曉)

  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由同濟文化批評研究所聯合《懷堯訪談錄》共同發起的“09年度10強刊物”評選,在互聯網上的網友投票初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果,“巴金創辦的《收穫》居然低於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4000多票。”據媒體報道,《最小說》在獲得4318票的時候,《收穫》只有249票。

  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媒體在報道該條資訊的時候使用了一個詞彙,“居然”。巴金主編居然沒有郭敬明主編的號召力大,老牌文學期刊《收穫》居然沒有新生青春讀物《最小說》受歡迎。其實,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如果倒過來《收穫》領先《最小說》4000多票,用“居然”形容才更合適些,我們會有擦擦眼睛看清楚的衝動——《收穫》還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嗎?

  坦白說,“《最小說》贏了《收穫》”除了滿足新聞傳播的興奮點之外,並沒有太多可說道之處,因為《最小說》和《收穫》,根本不具備可比性。《最小說》的讀者群是青少年群體,而看《收穫》的人中,則鮮有青少年的身影。在刊物性質上,一本是流行消費類刊物,一本是一直倡導“純文學”概念的刊物,文學理念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最小說》超過了100萬,而《收穫》的發行量不可考,至多在十多萬本,單就發行量而言,兩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可能會有這樣一種觀點:就文學含金量而言,兩者同樣不在一個重量級上。但這個觀點不一定成立,首先,文學的定義幾十年來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可以說《收穫》的作者德高望重、文字技巧嫺熟、思想內涵深邃,更符合文學啟迪心靈、豐富智慧的要求,可現在的年輕讀者們,已經不再需要這些,他們要的是文字與他們的生活、情感以同步的節奏呈現,他們要求文學帶來閱讀上的快感,這些,豈能是爺爺輩的雜誌和作家所能提供的?

  《最小說》贏了《收穫》≠郭敬明贏了巴金

  本不應該把《最小說》和《收穫》放到一個平臺進行票選的,但似乎又找不到不把它們放到一起的反對理由。可悲的地方在於,它們儘管創刊時間不同,但畢竟是同時代的出版物,同時擺放在同一個報刊零售廳銷售,既然能夠接受讀者的選擇,那麼在網上接受讀者的評判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老牌文學期刊中的佼佼者,這些年來《收穫》一直在作沉重的轉身,以適應新生代讀者的閱讀需求,但很多東西已經像DNA那樣一旦形成便很難修改,這本雜誌雖然稱不上暮氣沉沉,但與新生代讀者所要求的朝氣蓬勃卻也相差甚遠。悠久的辦刊歷史沒能成為《收穫》的巨大優勢,卻成了拖拽它前行的累贅,想要追上《最小說》的發行量,《收穫》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但這個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好在,衡量一本雜誌的分量並不能單純看待發行量,文學的精神、文字的精準以及兩者身上所具備的獨特力量,都是構成一本好雜誌的骨架和血肉。從這個角度來說,《收穫》應該成為《最小說》的追趕榜樣。在這次“10強刊物評選”中,雖然事實像媒體說的那樣,《最小說》贏了《收穫》,但郭敬明卻贏不了巴金,原因很簡單,這兩位主編,已經不在同一個時代和同一個空間了。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