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新聞,在我心中引起了觸動。黑小姐能夠成功,真的是小說內容值得大家追捧嗎?真是因為作品中見才華嗎?如果有,為什麼原作出版後只售幾百本,引不起文壇任何反響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首先,是黑小姐的背景,她有一個十分出名的父親,透過這個關係,可以找一間有財力雄厚的出版商出版,不用說,宣傳上佔極便宜。所有的讀者中,有多少是因慕她父親之名而購買的呢?又有多少個因被宣傳而中招,被動買來看呢?的
所謂天才少女,是可以打造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扭曲的世界,一大堆失去思考的[盲無]群眾,他們的消費生活無全是被動的。黑小姐在記者面前還夠膽說“柏林就是用一切混合一切之地。”哈哈,mixing and remising, 這也可以拿來做借口,真是令人眼界大開。說得出口,就根本不知創作為何物。看來,在她眼中,上帝創造天地也不外是mixing and remising 吧?
不期然想起台灣近代的一名作家,他的父親是國民黨時期十分出名的將軍,他寫小說,肯定比沒有背景的作家超出許多許多倍。事實說明,這位作家備受推崇,在文化界,已成為台灣國寶。
或問,他的作品多多少少都要有份量才得吧?反過來問,如果同一篇作品落在一個在社會上沒有地位背景的人身上,他可以這麼快被應許嗎?
又想起,今時今日的八十後,也應該看到這個所謂社會結構的問題吧?我們眼前這堵大墻,就算像柏林圍墻,也需要好幾十年才可被推倒。
那位黑小姐不是沒有才華,只是她的才華用於剽竊,用於借自己的背景來撤銷自己。我們的資本主義社會實在好Q爛,另一邊,聲稱社會主義社會更不只是爛,而是隨時把你打成稀巴爛。看來,文學已成一種心靈上的信仰,要入教,首先向這個爛社會提出控訴,說一千個不一萬個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