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恒一 於 2010-10-8 15:41 編輯
魚眼的反應會否過大?
觀乎全文,馬國明只是以「八十後文藝青年」的存在特性
去論說其有何優勢,可衝擊現在藝發局等官方機構制度上的問題
講的是開了新戰場 (而絕非說他們已戰勝了)
並給了「八十後文藝青年」一些走下去的建議
而不是說他們是救星
文章所指涉的更不只是那幾位「八十後文藝青年」
而是泛指年輕人對固有制度衝擊的力量
古今中外的確發生過不少年輕藝術群體衝擊舊有體制的例子
文章所講的是這種現象
我真的完全看不出所謂拍馬屁的部份
(反而倒是談張炳良一段有點過火,
雖知用意是想說建制派和文學本身的抗爭性存在先天矛盾
但以某人不讀某一兩本書去象徵這意思
怎看都不太妥,至少易落人口實 )
我本身其實也不盡認同「八十後文藝青年」的行動
有些高調行為更是100%不認同
但客觀現實是
無論你喜不喜歡他們所用的方式
多質疑其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合適、合理
但他們的舉動的確是正面回應著現行制度上的問題
成敗還待時間去見證
馬國明如果因為文章論及對後輩的期望
就要被簡單直線地打成「自我陶醉、拍馬屁」的牛鬼蛇神
實在教人看得心驚及心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