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當奧巴馬(Obama)向全世界宣布奧沙馬(Osama)已遭暗殺,而意義就是「公義得以伸張」(justice has been done),這個悖理的世界,就在那一刻,神經便不禁躁動起來了,而且迅即更恐怖地、更徹底地精神分裂了--狂歡、惶惑、亢奮、齒冷、嚎叫、失語、痛哭、祝福、顫栗、癲癎、迷惘、嘲諷、質疑、沉默、詛咒……(下删1001種徵狀)
如果宣布「成功」暗殺的是奧沙馬,而被「成功」暗殺的是奧巴馬,兩個發音只有一個字母之差的名稱要是互易主客(猶如足球賽的主場與客場),這個精神分裂的世界會不會出現更歇斯底里的反應?如果那後果被想象得更不可思議、更不可置信、更不可接受、更恐怖、更瘋狂…會不會是由於目前賴以安身立命的、不管可信或不可信的世界秩序,在那一刻已被徹底顛覆、徹底動搖?
奧沙馬是「拉登之子」(Bin Laden)的名字,對拉登之死最簡易的解讀方法,可能就是:一個拉登死了,這世界還有千千萬萬個拉登;也許所有反應都必須首先明白,Laden並不是英語,更絕對不是lade的過去分詞,那是說,如果妄圖透過英語(或任何一種非阿拉伯語)來理解阿拉伯世界的思維與邏輯,都不免是另一種精神分裂。
兩個妖魔,一死一活
美國有一位名叫列茲維(Mohsin Rizvi)的說唱詩人,撰文討論「拉登之死」就有此說法:「當全世界都在慶祝拉登之死的時候,我倒懷疑一個人的性命是否如此微瑣而毫無價值…」他不是不承認拉登乃奪去無數性命的超級恐怖分子,但他同時認為拉登也是一個人:「拉登死了,而我活著,我不禁感到罪疚。」
列茲維之所以有罪疚感,是由於「九一一事件」在發生當日,不僅僅只出現了一個妖魔,而是兩個:「其中一個已被消滅了,另一個仍握著一把刀威脅著我的背脊,仍拿著一支槍對準我的咽喉…」在列茲維這個美國人看來,口口聲聲呼喊公義的美國,其實也是一個不公義的妖魔,此所以他無法認同他的同胞在Ground Zero(世貿遺址)狂歡起舞。
當然也有不少美國人不同意列茲維的說法,尤其是九一一遇害者的親屬和朋友,以及在九一一受到至今無法復元的精神創傷的美國人;他們大概也無法想像中國人對「拉登之死」有一種占壓迫性位置(倒不一定是主流)的看法,比如鳳凰網的一項「按鈕」表態遊戲(倒不一定是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有超過58%的參與者選擇了「傷心,『反美鬥士』倒下了」這個答案。
鳳凰網問:你如何看待美軍擊斃本.拉登?可供選擇的答案有以下四個,有超過30萬人次參與,得票(及得票率如下):
一、高興,恐怖主義頭子終於被打死了── 58,557票 (19.4%)
二、傷心,「反美鬥士」倒下了── 176,097票(58.2%)
三、感慨,十年磨一劍,美國終於報仇了── 37,653票 (12.4%)
四、圍觀,他的死活與我何關── 30,287票(10.0%)
那麽,選擇「傷心,『反美鬥士』倒下了」這個答案的遊戲參與者多達176097人次(58.2%),那到底意味著什麽?至少意味著他們是「站在蛋的一邊」,不可能認同美國以霸權來「伸張正義」,同時也可以意味著一種「仇美情緒」(不管那是基於任何原因)。
殺三千人與殺一百萬人
列茲維的文章也指出:「一個人可能殺死了三千人(筆者按:指世貿死者的數字),但如果要殺死一百萬人,則要動員整個國家的意願……」也許,對一些中國人來說,殺死一百萬人的戰爭,可能包括中國也參與其中的韓戰和越戰;對一些阿拉伯人來說,倒是爆發於他們身邊的波斯灣戰爭與乎入侵伊拉克。
當然也有一些西方知識分子的「異見」,比如說,已故的法國人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就曾撰文論說波斯灣戰爭,他認為這樣的一場戰爭從未發生,因為那只是一場「電視戰爭」,整場戰爭僅僅是為電視媒體的畫面而安排。或者可以說,沒有電視直播就沒有這場戰爭--那是不是說,一場戰爭就猶如一場電視直播的足球大戰?
而斯洛文尼亞人齊澤克(Slavoj Zizek)筆下的伊拉克戰爭,猶如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言說的一個「借來的壺」(The Borrowed Kettle):借來的壺在歸還時已經破了,借壺的人有連串反應:其一是「我從未借過你的壺」;其二是「我交還給你的時候,壺是完好無缺的」;其三是「當初借壺的時候,壺已經破了」。這一連串反應,可謂矛盾重重。
拉登死了,在這個悖理的世界里,誰的公義得以伸張?此時此刻,這世界的神經為什麽會情不自禁地躁動起來,為什麽會迅即導致處於不同國度、位置的地球村居民變得更恐怖地、更徹底地精神分裂?這場暗殺僅僅成全了一種以「按鈕」表態的網絡遊戲嗎?僅僅是一場花了十年才以全球電視直播的畫面宣判公義誰屬的「暗戰」嗎?
這世界早就精神分裂了,此所以才有一百萬種異變的徵狀,乃至有一百萬種不可理喻的答案。
此所以一個妖魔死了,另一些妖魔猶在活人的心裡蠢蠢欲動。
信報∣i-See主義∣2011.5.6
* 本文僅以作者名義轉截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