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公開木心文學觀
木心(右)在紐約與友人晚輩們講世界文學史課程, 他身旁就是召集大家上課的李全武。(印刻出版社提供)
已故中國作家木心1980年代在紐約,曾為一群中國藝術家講授世界文學史,為時5年,每年春秋、每兩周上課一次,輪流在各人家客廳席地而坐開講。木心2011年逝世後,當年聽課的中國藝術家陳丹青找出5大冊筆記,耗費半年打字,出版厚達40萬字的《1989-1994文學回憶錄》。
本書今年初在大陸、現於台灣出版,台灣版分古代、中世紀至17世紀、19世紀、20世紀4冊,為繼兩岸推出木心作品全集後,再度震撼問世之作。不過陳丹青坦言,木心生前反對出版他當年的講義,「他總輕蔑地說,那不是他的作品,不高興出。」
非學院式的文學史
但在木心的追思會上,陳丹青瞧著滿屋子年輕人眼巴巴的臉,決定將這份包含木心講課內容與離題妙言的筆記公諸於世,不是學院式的文學史,而是木心獨特迷人的文學觀。
木心本名孫璞,1927年生於浙江烏鎮首富之家,修習美術出身,文革時入獄,出獄後任教職,1982年移居紐約。他沒上過文學課,少年時正逢中日戰爭,在家鄉讀遍當時能到手的書,從希臘史詩到歐陸經典,以及印度、中東、日本文學,鄭振鐸的《文學大綱》是啟蒙讀物之一,這一系列講課便遵照《文學大綱》以時間為經、羅列各時代代表人物,縱橫東西而談。
縱橫東西方人物而談
比如他崇敬尼采、貶低佛洛伊德,直言:「世上小人多,佛洛伊德的學說大為流行。20世紀實在是個平民的惡俗的世紀,誰把神聖偉大的東西拉下去,搞臭,大家就鼓掌。」
他比較李白與杜甫,前者性格明亮,「他喜歡誇張吹牛,奇的是不令人討厭。什麼道理呢?他畢竟有底。」天性沉鬱的杜甫,正適合寫憂傷離亂,「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詩》會不會有塌下來的樣子。」
洞見「文學宜寫人間」
書中流露木心的洞見,如「文學不宜寫天堂地獄,宜寫人間。」「音樂不能諷刺任何東西,沒有『他媽的進行曲』。彈一曲琴,能把你的仇敵氣死嗎?音樂是純粹的,這是它的弱,也是它的崇高。」
木心最後一堂課綱是:「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直言:「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他諄諄教誨:「各位都有愛有恨,苦於用不上,請靠文學吧。文學會幫助你愛,幫助你恨,直到你成為一個文學家。」
原文自:[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 ... 131020000699-26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