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香港本土文學大笪地 返回首頁

張三一言的個人空間 https://hklit.com/forum/?1525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天地間沒有不是迷信的信仰

已有 267 次閱讀2017-11-8 10:33 | 迷信, 信仰

天地間沒有不是迷信的信仰

 

張三一言

 

【天地間沒有不是迷信的信仰;有迷信就有宗教,沒有迷信,宗教歸零】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所有印度宗教都是迷信?”

問題概念不清。

宗教不等同迷信,兩者概念不同。宗教是人与超自然關係中產生的一種人生觀念等的思想意識;宗教是迷信者的對象;信仰或迷信都是信宗教者宗教感情表達的情狀。“信教”中的信仰或迷信是同一事理不同名稱;只是基於褒貶需要而分開的名稱。

 

張三在《信仰和迷信》短文中說過:信仰與迷信是同一事理兩種說法:褒說是信仰,貶說是迷信。在此,而要強調:“天地間沒有不是迷信的信仰”。

 

有一些人自以為他信宗教是信仰,中國人燒香拜神祭鬼拜祖先是迷信。於是,找出了信仰和迷信不同的理由。

舉例說之。

有人見字解字說,素樸、迷迷糊糊的信仰,即是迷信。

張三也可以用同一方法說:見在高位者仰視生敬畏而信之,且深信不疑,叫信仰。

請問兩者有甚麼不同?

所以張三的結論是信仰即迷信,迷信即信仰;起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宗教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弱者望強者打求”。古人面對變化多端強大無比深不可測的大自然,全然無能為力,是十足弱者;於是,思維邏輯導致人們視大自然是一種超然力量主導,這主導者就是神。

人為安全、幸福、理想願望,又不俱備實現能力,於是自然而然地求助超凡之神。凡人求助超凡之神,就是宗教。不管這宗教是表現在民初之所謂迷信,還是表現在今天的所謂信仰,它們的共同實質就是求助超凡力量:神。

一個弱者對超強之主()必然信之,且信得入迷不疑。不論是信仰還是迷信都由此產生;迷信信仰由同一因由產生。把這一種對神之信組建成有形的教會,教徒之信叫做信仰;這信仰是建構狀態的迷信。歸根究底,信仰終歸是迷信。

在這同一類敬而信之之中,有多種多樣的模式,其中有一類的表現成西方宗教模式,例如基督教,其教徒信信教被褒稱為信仰。

另一類表現成為中國民間,中國人信神信仙信鬼,西方宗教信仰者們說,這一類信教都是不知不覺而迷迷糊糊所引起的,沒有透過理性的思辨、分析、批判,而發生的信仰固然是迷信,是非理性的;西方教信仰者說這是愚夫愚婦對對神鬼的迷信,於是,中國人的民間宗教信仰被貶稱為迷信。

一些所謂宗教信仰者強行解釋,他們信教,是經過理性的思辨、分析、批判而產生的即不是迷信的宗教。所以,他們信宗教不是迷信。這是信口雌黃。

童貞女馬利亞聖靈感孕,生下耶穌” 是經過理性的思辨、分析、批判而產生結論?請問,用甚麼邏輯道理常識思辨、分析出童貞之女不交配而懷孕成母?

明明是拿一本古代神話集當神旨,是百分之一百的迷信,還說是經過理性的思辨、分析、批判而產生結論!

其實,只要加以“聖化”,中國的山海經、西遊記、封神榜都可以作為中國人的聖經。事實是,中國的“神經”沒有成為類似西方的聖經,足見中國人比西方人不迷信。

 

為甚麼西方一本古神話集會成聖經,而中國多本古今神話集不會變成中國人的聖經?有人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因為西方是一神教,中國和東方是多神教;而且,西方之人神是絕然異質的,而中國之人與神是可以交流轉變的。中國人得道可升仙,而且是雞犬升天,人可變妖變精變怪變神;神可下凡變人;仙女下凡嫁凡男,是為人人樂道的故事。

說到底中國之神之仙之妖之怪之鬼比西方之神更有人性味。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天地間沒有不是迷信的信仰。

 

20171107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