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 2||
淺論香港當代散文
李華川
前言
本文曾發表過一次,但因其中部分文字涉及敏感話題,幾乎鬧出一場筆戰,現再發
表,唯有重新修改。
___華川
今天香港的散文,吹著這樣的一陣怪風,就是一窩蜂「隨筆」,一窩蜂
「小品」,本來,寫隨筆和小品,寫得好也算是上品。但事實不是這樣,我
所看到的散文都是技巧欠奉而流水帳式的文字,即使內容怎樣豐富,感情怎
樣澎湃,讀著都覺得有所欠缺,雖然,這樣的文字是很吸引讀者,但是一些
無意識虛白的內容和濫情的作品,使讀者無法脫離作者設下的文字陷阱,
作者不能自拔,讀者不能自拔。不能不說這樣的散文小品與隨筆,多數受到
報紙副刊專欄文字影響,香港報紙副刊的專欄文字,大部分都是低俗的,這
些文字沒有內涵也沒有思想可言。除了一些政治分析的文字可以一讀外,其
他軟性文字都是蒼白的。水準較高的《信報》、《經濟日報》和《明報》,
尚可找到可以一讀的專欄文字,但是這樣的文字很難提高到一個文學水平。
香港的專欄文字不能以「文學」角度來評定,因為都是平面性,沒有深度。
上面列舉的三份報紙,其中《明報》副刊的專欄文字,有可讀性高也有可讀
性不高,例如鄭培凱、小思、馬家輝的文字可以一讀,他們的文字有時給讀
者一個較高的思考餘地。相反,很多人以為寫小品文和寫一些生活化的隨
筆是很容易的事,所以造就了一種潮流,明星寫,知名人士寫,有名無名都
寫,阿貓阿狗都寫,寫日記、寫經歷、寫感受、寫苦樂等等,甚麼都寫。但
我們看到的是一堆日常瑣事,無疑這些文字寫來暢順,說故事又平庸無奇,
十分單調,根本談不上有甚麼寫作技巧可言。我們要知道,一個作家不應該
被潮流牽著走,不應該順應潮流,我們要在潮流裡發現好處,如果沒有這樣
做,思想就會倒退,眼光淺窄,文字沒有光彩。事實上,香港實在太多平俗
膚淺的散文,被這些無知的寫作人破壞了小品文和隨筆的面貌。我們歸咎於
報紙副刊不倫不類的專欄文化;我們歸咎於不良潮流的不良品味。那麼,甚麼
才算是一篇充滿光彩的隨筆和小品文 ? 是有生命力的文字引領我們看下去,一
直看到文章結尾,無論寫甚麼題材都要具備了一股吸引力,,讀者透過作者的文
字,經歷了種種感受,最重要是趣味性能吸引讀者。香港以前六七十年代,有
幾位出色的小品文和隨筆作家,如任畢明小品表現了作家的才華,博學與機智,
突出了作家的風格,目前尚未有作家能取代任畢明的小品文地位。今天我們能看
到小思的散文小品,也感受到作家的文字趣味,小思和思果同樣寫精彩的小品文
,然而,兩人的風格不同,小思是很香港色彩的,而思果的小品文很有英國小
品文的風格特質。好的小品文是文學一種。小品文和隨筆是散文的分支;小品文
不一定是短文,三兩千字內也是小品文,思果的小品文是很長的。中國三十年代一
位作家梁遇春的小品文也是很長的。隨筆方面,很自然令我想起香港一位寫美術隨
筆的前輩____黃蒙田,他的散文寫得十分好,隨筆也寫得很有趣味性,談文論藝相
當吸引人,看他的文章,要一直看下去,看完才罷休,黃蒙田的美術隨筆至今尚未有
人可取代。想起黃蒙田,也令我想起廣州一位作家秦牧,秦牧擅長以抒情的風格分析
美術作品,看他的散文有如喝了一杯清涼解暑的甘蔗汁。我常常都說:一個作家要具
備了創作能力,要創出自己風格,可是,目前我看到的一些散文,缺乏了某些獨創的
精神,由於這些作家只停留在文字陳述之中,雖然寫不同的生活感受和遭遇,而逃不
過泛泛的陳述,如吳佩芳、黃南翔、張君默、鄭鏡明、秀實、胡燕青、杜杜、東瑞、
關淮廣、朱少璋、梁世榮等等........他們的散文雖然各自精彩,但缺乏創新和創意。而
淮遠和肯肯的散文又帶出另類的寫法,除了「靈活」外,卻又脫不掉單調的色彩。
張灼祥的《一個人在旅途上》活像一本軟性的讀書報告,憑作者的學識,帶給讀者
很好的閱讀享受。黃燦然編的《香港新詩名篇》,雖然被我評得一無是處,然而,他
的散文著作《格拉斯的煙斗》又給我驚喜,這本散文集是一本談文說藝的文集,文章
充滿機智、風趣、靈巧、簡潔、精闢。葉輝的新著《親密閃光》相比之前的五本散文
集大有進步,不再停留在唯唯諾諾的思考層次,他以前的散文有時很納悶,但經時間的
洗刷,一切都成熟很多了,不過,葉輝把握小品文的寫作有時過於遷就內容,令文字失
色失準。學者散文我想起黃國彬、粱錫華和陳德錦;梁錫華的散文也有英國小品文之風
格,題材廣闊,見解精闢。黃國彬的散文有點「深」、「浮」的感覺,一味唯美。而陳
德錦的一本散文集《身外物》,最不像學者散文,他的小品和隨筆富有幽默感,很有生
活色彩。對比黃國彬的「深」、「浮」,陳德錦就是「淺」、「實」。另一位作家鍾玲
的散文集抒情議論於一身,探討問題也相當有深度,在她的著作《大地春雨》可見一斑。
藍宇主要是畫畫,也寫影評,他只踏一隻腳在文壇的門檻上,所以在文壇仍名不見經傳,
但是,藍宇也寫過不少散文小品,他的著作《花與劍》就有多篇小品,雖然脫不掉傳統
散文小品的框框,仍然是陷入陳述思考的老路,但勝在描寫中具有新意,藍宇小品屬於
「舊瓶新酒」一類,讀來令人清新可喜。一個畫家寫的小品,有如此的效果,不錯。現
今香港的散文,夾雜了不正當不正統不正常的語言,在報紙副刊可見一斑,文壇裡的作
家散文,雖然較純正一點,大部分都欠缺了獨創精神,他們的散文也寫得十分流暢,內
容也豐富,但讀來讀去只覺得平凡無奇,了無新意,欠缺了藝術性和生命力。這是我幾
年來對香港當代散文的一種思考和觀察所得的結論。我在此問一問:我們香港的散文家
要到何時才自省?要到何時才清醒過來?
請脫掉你們自大的帽子吧!請接受我這篇「忠言逆耳」的批評好嗎?
__41: 無奈,寫散文不像寫詩般「詩憑寫意不求工」(宋陳造《自適》),
要表現前人早已有所提及的道理,要加插文章建構法,詞句組織法,通順呼應流暢而不重疊,又要以修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