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剛與柔的心─談《心若為城》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栩晉 熟練筆手 2014-10-17 16:14:50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栩晉 於 2014-10-24 16:58 編輯


近日,筆者迷上了一些內地製作的歌曲。這些歌曲不獨製作認真,且大多曲風古雅,詞句水平更是令人驚嘆。筆者非謂流行曲不好,詞句水平不高,而是筆者一向追求古雅和風流的韻味。其實,《千年醉》、《弱水三千》、《御龍吟》、《故人嘆》都有非常高的製作水平,《千年醉》更是筆者的心頭好,但《心若為城》卻更能觸動筆者的心,故忍不住在此略談一二。此文僅作抒發,故筆者並不打算在此高談文章之道。


    《心若為城》描述一位女子思念征戰在外的情人,但情人卻不幸或已戰死沙場,或已遇上意外,以致兩人陰陽永隔。女子在悲慟的情感驅使下,突然夢到荒亂的戰場,並透過不同景物,細數對情人的思念之情。在虛實不一的情境裡,正能表現女子思緒正徘徊在回憶與現實之間,其心又激盪於剛與柔的情感之中。

    其實,整首歌曲的詞句都十分簡單,運用的手法亦不外乎「對比」、「比喻」而已,但這亦足證簡單、純樸便能動人心弦,成就佳作。首先,縱觀全文,筆者心坎深為「嘆太短的一生,卻有著太長的一瞬」所感動。

    誠然,「人生苦短」、「剎那便是永恆」已是老生常談,但「嘆」之一字便能將兩句昇華至截然不同的高度,讓人一再回味。既然,一生太短,每一瞬都足堪珍惜,嘆亦是人之常情,何來非凡之處?筆者以為這正是其技巧的高明處。客觀上,長與短是相對的概念,一生之於一瞬,自是前長而後短,但作者卻刻意將之錯配,並以「嘆」將兩者串連起來,使效果得到飛躍的提升。

    主角認為一生雖短,但令人嘆息的是「一瞬」。「嘆」能轉客為主,使「一瞬」不再是客觀時間而已,而是濃縮了一生愛意的主觀回憶。這些回憶將「短短的一瞬」,在「長長的一生」中,不斷迴轉,透進主角的每一段思緒。在此,「長長的一生」變得短促,不足以回味和感受一生愛意;「短短的一瞬」得以延續,佔據所有時間,教人感動一生。如此,則僅一字之「嘆」便使長短易位,主客交融,虛與實的衝擊使主角的思念之情得到爆發性的宣洩,誠為全詞的「點睛之筆」。

    其次,筆者覺得「心如堅守的城,也為你割地稱臣」和「我鎖起了城門,執念著不歸的何人」則描寫了主角的剛烈和柔美的性格,而剛與柔的心更能深化主角的情,使主角的形象更立體、細膩,加強對筆者的情感震盪。。

    情人血戰未歸,主角的思念未有一刻舒緩,這讓她不期然想起戰爭:她與他之間的情感攻防戰。當時,群雄來攻,但主角卻閉關不出,不為狂蜂浪蝶的攻勢所感動,儼如固若金湯的城池般。在此,彷彿有一英姿颯颯的將軍般,佇立於孤城之顛,傲視城下群雄。但即使外侮盡拒,卻始終難敵少女情懷的禍起蕭牆。

    正如上言,主角理應不乏裙下之臣,斷無自毀長城、戰敗求和之理。但那殘陽滴血的形象卻溶化了如冰美人,長勝將軍亦只有「割地稱臣」。在此,主角的形象先剛後柔,令人難以想像如冰美人頃刻之間,頓成臣下,如小鳥伊人般溫婉柔順。其實,正因如此,從主角的心態轉變,剛柔之間,更能突出主角對情人的傾慕之情,而且這亦透過描寫情人的形象,烘托出主角外冷內熱的形象。

    但隨着情感的如流傾注,結局卻令人無奈。情人久征未回,主角每天都等待那令人感動的殘陽滴血的身影。但隨着時間的無情洗禮,溫婉的小鳥亦逐漸變回那拒人千里的如冰美人。主角再承受不了失去的打擊,唯有回城,坐困愁城,執念着不歸的人。至此,情境從熱轉冷,開放的城為了情人再次關閉,壁立萬仞,剛柔之間,再次突出主角至情至性的鮮明個性及對情人的無悔和深情。

    全詞冷熱交錯、剛柔交融,不斷圍繞主角與情人的故事,既有刻意描述主角的個性,亦會透過情人與主角的互動,從側面描寫主角的性格,充分刻劃出主角是一外冷內熱,貞烈溫婉的女子,使全詞變得立體,並配合蒼涼悲壯的情境,營造出凄美、冷熱交纏的意境。

    最後,「心如荒顏的城,城頭那一列雁陣,排成的字是一撇一捺的『人』」更在筆者的心坎刻下兩道血痕。正如上言,全詞以戰場為背景,悲涼沉鬱,而主角亦因情人未回,變回那如冰美人,只餘對那人的思念。此情此景,荒顏城頭之上,竟出現一行征雁。征雁素來象徵「歸來」,城頭雁陣不獨寄寓了「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嘆,亦隱含情人或已戰死沙場的惡耗,頓使全詞連帶主角直墮冰點、萬劫不復。但作者竟未就此打住,並再往主角的心上多補兩道刻痕。雁陣成「人」,讓主角聯想到情人已然戰死,但作者卻以「一撇一捺」描述雁陣成人。撇如刀砍、捺如劍斬,作者憑此便於虛空中,劃下兩道深痕,直烙主角的心。本已破碎的心,實再難承受錐心血痕,亦使筆者感同身受,同悲同慟。

    其實,除了以上三點,全詞選用的意象,不獨高度一致,且能有效營造悲凄的意境。「殘豔的楓」不獨配合破落的背景,「艷」更寄寓了主角的深情;「圓月」雖好,但此情此景,正好形成「圓」與「缺」的落差,深化主角空等的悲慟和嘲笑「月圓人缺」的無奈。其實,全詞情景高度融合,並能表達「言外之音」及「象外之象」,極大的擴展了全詞的意境,不愧為「難得之作」。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