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好文共賞 [明報]也斯: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snowheart 管理員 2009-12-10 02:00:57 灘主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名家名著﹕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明報專訊】不知大家有沒有參加讀書會的經驗?一群不同背景的人,輪流推薦自己喜歡的書,一起閱讀然後交換意見,往往是年輕時接觸知識的好方法。但選讀的最好不單是流行榜上的新書,討論最好也不要跟隨報上的流行話題,否則就沒法接觸不同材料,刺激不同想法了。

報章雜誌約稿,往住指定要跟時事有關的題材。即使談文學,也往住限於流行話題,若跟某些趨勢或觀點合,成為專題,才有書評,這倒似乎是把文學的意義簡化了。

好像不合時宜的閱讀,有沒有意義呢?原籍伊朗的作家阿颯兒.納菲西(Azar Nafist)的書《在德黑蘭讀羅莉塔》可以是一個挑釁性的題目。反對的人可以說:在伊朗那樣動盪的背景中,閱讀一個中年男子對一個少女癡狂甚至有犯罪性的迷戀,有什麽意義?

持相反意見的一類人,有時會提出寓言的閱讀,把什麽都讀出寓意,比方說:我們應該讀卡夫卡,因為他是反極權的。但這樣,表面好像為文學辯護,卻未嘗不仍是把文學功利化,仍然是簡約成主題,沒有看到文學之為文學的力量。


閱讀的方法 閱讀的目的

為什麼要在德黑蘭讀《羅莉塔》?為何是《羅莉塔》?

書裏强調說不是要那種一對一的教誨:「我想再次强調我們並非羅莉塔,何梅尼也不是杭伯特,伊朗更非海濱公園。羅莉塔不是對伊斯蘭政權的批評,但它反對一切極權思想的本質。」

「他們按照自己的夢想和慾望去塑造別人」,而《羅莉塔》作者納波可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寫出了「所有侵佔他人生命的唯我主義的行徑」。

但這是由獨特的敘事方式、人物關係的網絡、地域場景的烘托、不同場面中緩步推進而帶出的意義。

作者在後段又說:「別只顧着追求核心主題和概念,彷彿它可以脫離故事本身而獨立存在的。故事背後的概念必須透過小說的經驗傳達給讀者,而非附加於小說之外。」

書的開頭寫作者在90年代被大學辭退後跟相熟的師生組織秘密讀書會閱讀《羅莉塔》。讀者順序閱讀,如果覺得情節寫得太散亂,那不妨從第二部分〈蓋茨比〉讀起。通常我不會這樣建議!但鑑於書中豐富的情節和想法,如果因為作者熱情介紹讀書會成員和她們的背景搞亂了思路沒了興致,那就不妨先順時序看第二部分,看作者在80年代初在課堂教《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對作者文化背景和對文學的想法,可能會了解得更透徹。

教《大亨小傳》遇到一個問題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愛上一個富家女的故事有什麽意義呢?

《大亨小傳》的作者費䧟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最喜歡英國作家康拉德一段話:「(藝術)訴求我們接受喜悅與神奇的能力,感知生命奥秘的能力,訴求我們的惻隱之心、審美觀和承受痛苦的能耐……」


大學教西方小說 課室「受審」

第二部分寫作者經歷了在美國當學生、經常示威的生活,結了婚,然後在1979年9月回到德黑蘭大學英文系教書。政局動盪不安。巴勒維政府下台以後,新政權處決「反革命分子」。周圍是死亡和暗殺。在這樣的情况下在課室教《大亨小傳》,受到不少批評,教學的進度也屢屢被打斷。民族主義的激進學生覺得該書有毒。結果在課堂上演出一幕審判《大亨小傳》的鬧劇。由一名左派同學當法官,班上同學當陪審員。老師自願為所選的書本辯護,當了被告。一名同情的同學當辯護律師。

辯護方面,在簡單的反美國、反資產階級文學的熱潮底下,努力為書中的人文精神、書中含蓄而更深遠的批判辯解:

「湯姆和黛西,他們這些人都是粗心大意的,砸壞了東西,撞死了人,就躲回自己的錢堆或同樣漫不經心、臭味相投的同伙中,讓別人去收拾他們留下的爛攤子……」

書中引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話:「凡是與怪獸搏鬥的人,務必小心自己別在過程中也變成怪獸。對着無底洞窺探太久,無底洞也同樣窺探着你。」令人反省暴君與革命者的相反又相似的性格,以及他們同樣對文學等人文價值的粗疏否定。


政治動盪讀文學 探討人生觀

本書並不光是讚美一本小說,而是寫在政治動盪人們失去自由和生命的時刻中,課堂內外,仍有可能通過納波可夫、費䧟傑羅、詹姆士、珍奥斯汀等人的文學,重新探討不同的人生觀:

「一部優秀的小說,會使你更加敏銳體驗到生命與個人的複雜,令你不致於自命正義,以生硬的善惡二分看待道德……」

通識教育的一個重點是能把知識轉移活用。對於處於目前香港處境中學習外國文學和文化理論的同學,不知納菲西的書能否引起一些新的思考?



■作者簡介

嶺南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新作有《也斯的香港》及《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文、圖:也斯


轉載自: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353913/1.html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