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探討 怎樣才算得上有「詩質」?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本帖最後由 衡之 於 2010-3-4 17:20 編輯

這是我個人來說,首次聽聞「詩質」是廢話的言論。
食物固然必須是食物才能判斷是否有口感。
聽見食物的比喻,就容許我把我的想法說得具體一點:豬肉是普通的食物,有國寶級的大師苦心思量製作宮庭宴中的肉羹,當中嚴格規控肉的比例,各種材料的精妙配搭等。有人卻看了一看,就說此菜餚太花枝招展了,說只是一碗豬肉湯,反而說自己的烹調方法很「精煉」、很有「境界」,只要有一大袋鹽,加些鹽在煮熟的豬肉上,便可吃。

我無意批評任何風格,只是我不太認同真情感就是一切的說法:鹽是美食的必須品,但不要天真地認為,在一塊豬肉上灑一堆鹽,就以為是美味的佳餚。當然它也有它的口感,但若然給我吃下,我猜那只有一陣腥鹹的味道。
本帖最後由 衡之 於 2010-3-4 18:53 編輯

「韓潮蘇海」,就是說明口感的絕好例子。韓愈之文如潮,「潮」就是韓愈之文給人的「口感」;蘇軾之文若海,「海」就是蘇軾之文給人的「口感」。「潮」、「海」就像「滑溜」、「煙韌」、「軟熟」、「生硬」等等,都是「口感」來的。這樣還不夠具體?正如「味道」包含了甜、酸、苦、辣等等,「口感」當然也有其內涵。子悊那段引文,早已說明「詩質」也有不同:陽剛陰柔之於詩質,不就等於甜酸苦辣之於味道、滑韌軟硬之於口感嗎?除非味覺出現問題吧,否則……

補充多句:我也懂得些少中國功夫,把「站樁」當成「無招」,只是門外漢的看法。誰說「招」一定要「有形」?「無形」就不是「招」嗎?我只是擔心:有人可能連「站樁」也未學好,就急著說要「無招」勝「有招」。
本帖最後由 衡之 於 2010-3-4 21:16 編輯

各位抱歉,我之前動氣了一點,言辭難免激動了,請容許我再說得清楚一點。

我在這裡並非要談及什麼理論,我只是把在創作時碰到的思考與疑惑,盡量有組織地說明出來。「詩質」是可以說得很學術,但同時又是每一個詩人應該要思考的問題。當談及詩質,必然會爭論到「情感」、「意象」、「技巧」,誰是詩質的根本。有些創作者是自然之派,什麼也是渾然天成的,他可能不用思考什麼是詩質,就能寫出好詩,或是用作品證明他的所思所想。但是我就是覺得作品是以欣賞為主的,縱使能表達讀後心得,有些道理卻不能說清;因此我才開出一些探討的post ,讓詩友寫詩之餘,也思考自己的創作過程。

詩人,總是依賴激情,但激情的背後不代表他沒有思考,例如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er Whitman),他早年當雜工,當印刷工人,沒有接受過任何學院式的教育,是草根得很的詩人,也是很晚年才發表自己的代表作,不少評論家認為他是自由、激情的領軍人物。可是,他的詩作在激情背後,卻是包含了「象徵」的技巧運用。當然惠特曼不是理論家,他可以不知道什麼是象徵,覺得適合就用了;可是,我敢肯定他必然思考過如何表達自己的激情,才是最「恰當」的表達。這種思考的過程,對於詩人可以說是「手腕」,對於評論家就說成「技巧」,我相信子悊說的「身體」就是這種用來盛載「靈魂」的表達手腕。

崑南先生,我也十分認同詩人不是理論家,沒有義務為詩做論文;但詩人談及「詩質」並非為了做論文,而是為了幫助自己思考何謂「美」的素質,為自己的表達尋找說法:你自己覺得美,必定是有所原因。我只是習慣清晰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原因,有些詩人可能不喜歡,心想與其說那麼多,不如創作多一首作品。但詩人的「思考」不同於理論家,理論家的思考過程是來自研究,而詩人的思考卻是來自創作本身。因此,我的所思所想也是來自個人的創作。

說到最後,我還是要說清楚一點:我討厭一些詩人,創作時沒有思考,甚至不用腦袋,最後只向讀者拋一句:「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詩,本該如此!」這樣,我相信文學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變成一堆沒意義的符號。
崑爺,真抱歉,其實,我也有點火,也可能誤解了大家的意思。
只是有些道理,我真的想越辯越清,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我的言辭。

我也十分贊成以作品代表一切,遲一點我也會分享我的作品,讓大家指點一番,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