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探討 [評論] 文章的立意 – 說理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文章的立意 – 說理      魏鵬展

文章的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題思想。我們寫文章總會有想說的話,有寫作目的,可以是抒發感情,或者講道理,因此說理和抒情是文章基本的立意。我會在這欄的連續幾篇文章中談談文章的說理和抒情。
說理就是講道理。講道理基本要求是把要說的話說得具體,令讀者容易明白。具體的道理一說就明白,但抽象的道理好容易才說得清楚,我們需要一些寫作技巧。最基本的要求是舉例。常見的例子可分為四種:一、史例,二、語例,三、實例,四、設例。

史例是指作者透過歷史故事說明道理。例如,很多同學談到讀書要用功,就會舉車胤讀書的例子,他沒錢買燈油,就用布囊裝着螢火蟲照明,藉此說明古人讀書很勤奮;同學們談到做人應該謙虛,不應鋒芒畢露,就會舉楊修之死的例子,說明太出風頭,就沒有好下場。歷史事件是前人的經驗,作者以此作為例子說明道理,說服力較強。

語例是指作者透過名人或古人的說話說明道理。例如,很多同學談到朋友之間各有專長,應互相學習,就會引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七》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幾個朋友走在一起,不管自己學問有多好,那幾個朋友當中一定有些人值得自己學習。除了引古人名言外,有時作者也會引對聯。同學們想說明大家應多留心身邊的事物,多關心時事,可以引這個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是明朝大儒顧憲成題在東林書院門前的一副對聯,對聯原本意思是表現知識分子的道德感和責任心。透過名人或古人的話說去說明道理,可以使文章觀點有更大權威性和說服力。

實例是指作者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例子,其中最常見的是時事新聞。有一回,我給學生一道作文題目:〈你認為香港是一個充滿歧視的地方嗎〉。這道題目須要舉出很多時事例子去說明。例如,內地「雙非孕婦」來香港生孩子,香港人對此極度反感,同學們可從事件中說明香港人對內地孕婦有偏見;前些時候,外傭為了爭取香港居留居,鬧上法庭與香港政府打官司,同學們也可藉此事說明香港人的排外心理。實例的優點是發生在近期,很多讀者都很熟悉,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切身,感染力較強。

設例是作者虛構的例子,現實中可能會發生,但只是虛構,不是真有其事。例如,作文題目是〈中學生應否談戀愛〉,同學們可舉出一些虛構的例子,說明中學生談戀愛的問題,例如影響學業成績,有懷孕危機等。這些都是虛構的事情。設例的好處是可配合主題,作者自由創作例子,缺點是說服力不及實例和史例。

這四種例子,最好的當然是實例,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時事,讀者很熟悉,很容易理解,作者以此說明道理,讀者更容易認同;史實也有很強的說服力,歷史事件為人所熟悉和認同,能帶給讀者很深刻的印象;語例的優點是很精煉,很多名人和古人的說話都充滿智慧,能發人深省;設例是作者虛構的例子,作者所虛構的例子有時會很主觀,未必能打動讀者的心,在非必要時,同學們盡量少用設例。同學們在說理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如何立論和論證,有關問題,下回再談﹗


2012年2月13日 下午





本文章最後由 第六步回頭 於 2012-3-7 22:33 編輯

文章的立意 這裡偏重了講議論文
立論的三個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
只對論據的幾個形式做了說明
讀來更像是如何舉證

另 正面闡述自己的論點之外     立論還可以破為基礎   先破後立 邊破邊立。
本文章最後由 暗華 於 2012-3-8 06:37 編輯

小弟數年前替人補習中史時也寫過一份《論述性文體撰寫概要》,主教學生寫中史essay,但也可以應用在一般議論文上。既然主題相類,也貼上來與魏老師和各位版友交流一下



一、        簡介
1.        引言:a) 交代背景 b) 概括論點 c) 帶出論述方向 [d)表明立場 (如問題涉及對史事的看法)]*
2.        內文:每一段落由論點、論據及論證三部份組成,論述性質可分為正論及反論。
3.        結論:綜合內文論點,亦可申明論點的主次,重申或得出立場
4.        過渡:並非必要,但可置於正論與反論之間,讓論證過程的流動更為清晰。
5.        正論:與立場相同的論述
6.        反論:與立場相反的論述,藉提出反論再加以駁斥以提高論述深度
*詳見第五部份

二、        結構種類舉隅
1.        a)引言 b)列舉所有正論 c)過渡:對正論提出疑問 d)列出所有反論 e)結論:申明正論較反論具說服力
2.        a)引言 b)正論甲 c)駁斥正論甲的反論 d)駁斥[c)反論]的正論 e)正論乙 f)駁斥正論乙的反論 g)駁斥[f]反論]的正論 (如此類推) h)結論
3.        a)引言 b)列舉所有反論 c)過渡:對反論提出質疑 d)列出所有正論 e)結論:正論比反論具說服力
4.        a)引言 b)反論甲 c)駁斥反論甲的正論 d)反論乙 e)駁斥反論乙的正論 (如此類推) f)列舉其他正論 g)正論可信
5.        a)引言 b)列舉正論 c)過渡:對正論提出質疑 d)反論甲 e)駁斥反論甲的正論 f)反論乙 g)駁斥反論乙的正論 (如此類推) h)結論
內文結構種類繁多,難以全數列舉,只需熟習數個鋪排方法即可

三、        論述段落結構
1.        角度一:標題句 (topic sentence) + 闡釋 (elaboration)
2.        角度二:a)論點 + b)論據 (=歷史資料) + c)論證
3.        標題句 = 論點;闡釋 = 論據 + 論證
4.        論證:解釋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關係,若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係越明顯,則論證的重要性越低
5.        除過渡段外,每一個正論及反論段落都應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份構成。

四、技巧提示
1. 原因及影響皆可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軍事、外交等多方面思考論點。
2. 論據作為對論點的引證,只需寫出能引證論點的細節即可。
3. 在辨別原因之主次時,a)事件的發生時間和 b)參與者的身份能提供一個很好的入手點。
4. 同樣立場的論點未必是並列而存,它們之間亦可能有因果關係或相同的淵源,這些關係可在結論時指出,以提升論述的深度。
5. 撰寫期間應不時重看題目,以防止離題。

五、附論:論述性文體的目的與其結構的關係
所有的論述性文體,一如中小學的「議論文」,目的作於向讀者闡明作者的立場和觀點,並試圖獲得讀者認同。要達到上述二種目的,則立場和觀點必須清晰明確,而論述亦必須具有說服力。
要使立場和觀點清晰,「開門見山」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謂開門見山,即在開首處申明重點。然而,這個方法雖然有效清晰,卻亦有容易令人覺得分析性不足和論斷性過強,故亦有人喜把立場置於結論,作為對正反雙方論點作出詳細分析比較後的客觀結果。兩種手法該如何取捨,視乎個人能力。如對自己的寫作及表達能力有信心,考試時的時間分配能力亦佳,就不妨把立場留待最後才申明,應能加強文章的說服力。不過無論如何,一篇論文只應有一個立場,不可前後立場不一,自相矛盾。
除了整篇文章的佈局外,段落的結構亦對論述是否清晰有很大影響。要令讀者容易掌握段落內容,一個段落只應有一個論點,而論點亦宜置於一個段落的開首處,作為段首的標題句。
要使論述具有說服力,則論點必須全面,而論據和論證亦要能跟論點呼應。所謂論點全面,一方面指應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軍事、外交等多角度作分析,另一方面亦指論點應包括正反兩面,因為透過提出反論再加以駁斥的過程,能使正論的可信性更高。此外,由於論點須有證據支撐,作為支撐的論據和論證亦須能有效顯示論點的可信性才能令該論點有充足的說服力。
不少學生撰寫論述性文體時常犯的錯誤,實基於其忘記了撰寫的目的。當把大量資料背記後,一看見題目,便立刻把記得的、相關的資料全部寫下,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撰寫論述文體的目的,在於闡明立場和觀點,並說服讀者,因此文章本身應為這目的之體現和實現,背記和寫下相關的資料只是達成這目的之手段,只顧列寫資料而將目的忘記,豈不荒謬?
從上文所言可見,一篇論述性文體的結構 (而不是內容) 最能體現撰寫此類文體的目的,故此,在處理此類文體時,應懂得如何以結構駕馭資料,使辛苦背記下來的資料能有效地達到闡述和說服的目的。

六、駁斥反論的手法
針對論據:1. 論據的真確性
          2. 所用之論據對重要細節的遺漏 (揭破避重就輕)
          3. 所用之論據屬特殊例子因而不具代表性
          4. 論據與論點不相關
針對論點:1. 反論的論點與所持之立場根本沒有衝突
          2. 論點帶有感情色彩或主觀性
針對論證:1. 部份論證過程欠缺理據
          2. 將例子的代表性或嚴重性放大
          3. 所有邏輯謬誤
回覆 暗華 的文章

這篇就好全面  讀過一遍也很有收益 多謝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