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學運老鬼陶君行患六四創傷後遺症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文章最後由 黃松進 於 2012-6-4 14:16 編輯

[2012-06-03]
帖轉自星島日報

六四事件轉眼又過了二十三年,曾於一九八九年任學聯秘書長的陶君行,當年曾親身到北京支援學生,同年開始擔任支聯會常委,多年來曾被邀請出席大大小小的六四論壇。
旁人以為他一定會得心應手,只是他每次心裏都很是掙扎,總是患上了創傷後遺症似的,不想回憶,但也未敢忘記,雖然平反六四是他至今仍堅持到底的信念,但認為港人在批判中共之餘應摒棄過重的情感包袱,理性判斷及分析外界對六四提出的問題。
今年六四前夕,陶君行與很多當年的目擊者一樣,都會被邀請出席許多的六四論壇。旁人以為他會得心應手,但有苦自己知:「這個話題我唔得,講了二十多年都講不好,不知從何講起。應該多從感性角色出發?應多點描述當時的情境?還是應集中批判政府?我不懂平衡取捨,就算寫了稿,都永遠講不好。」
「老實說,我不想去這些講座,不想令自己再回憶這件事。我的電話號碼沒有『八九六四』,我刻意的。我不要讓自己一輩子不斷去面對這問題。當然有人仍會揀,我會問,『仲揀?你是否不用過新生活了?』這樣會令人很不開心。」當然,患上創傷後遺症的,又怎會是阿陶一人。「我們那一代,十個有九個,都沒法跳脫這歷史,男男女女都是,女的更嚴重。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獲邀去講座,講半小時,一個字都講不出;又有另外一個人去講座,人家問他,你沒有問題嗎?他很堅定地說沒有,但講了五分鐘已講不了下去。」
「有一位當年在現場的女士,她最令人傷感的,是她講了一個故事,一講講了十多二十年,我都聽了好多次。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小孩想向解放軍掟石,要找他的哥哥。她想捉住這個小孩,叫他不要,但捉不住他,讓他走了,他去了追一輛救護車。故事結尾是,這位女士暈低了,不知後來發生甚麼事,後來二十年後有人告訴她,當日那個小孩衝了出去追救護車時,被解放軍殺了,有人把他的屍體抬回來,妳太傷心,暈了。後來她看了心理醫生,醫生坦白向她說,其實她是目睹整件事的,說她選擇逃避歷史,才忘記了所有事情。」
阿陶是華人民主書院的董事,他笑說,每次書院搞「重回六四現場」講座,都一定找他參與,因為他已是最能控制情緒的一個,「但作為有份建議絕食,有份送帳幕去支持學生的香港學生,多多少少都一定會有自責的感覺,因為你間接促成他們留守廣場的決定。」他承認,不少人都跳不出六四的悲傷,以致每每有人提出關於六四的質疑時,往往都演變成激烈罵戰。
二○○八年擔任港大學生會會長的郭永健,是由學運成功轉型社運的佼佼者。郭永健承認,近年學生會的確出現了某些問題,但不認為學生會角色倒退,「大專學生資助問題拗了好多年,如果沒有學聯不斷施壓,我肯定改革步伐一定會好慢好慢,但現時政府都有讓步,肯聽我們的意見,這都是我們的成果,做好了為學生爭取福利的工作。」
不過,已榮升「大師姐」的張韻琪(Gloria),卻有不同看法。回望近幾年學生會的表現,Gloria指同學仍能積極參與時政,做好表達意見的角色,但對她而言,失望似乎比希望多:「同學仔很積極『霸位』,但問題是,霸了地盤回來,做過了甚麼?大家似乎都不是做事的。」
本報記者譚浚熙香港報道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