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動漫騎劫(文章/論述) 只有一個人的革命──論《反逆之魯路修》的虛擬身份、棋盤戰爭以及傳媒工具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轉載

(2008年5月1日) 


只有一個人的革命
──論《反逆之魯路修》的虛擬身份、棋盤戰爭以及傳媒工具



1.前言:關於《反逆之魯路修》的背景資料 



  日本動畫界近年掀起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風潮,這是有目共賭之事實。以往於香港受到熱烈追捧的,都是較為兒童向和內容單純、簡約及積極的動畫作品。於香港及日本的播放亦集中於下午至黃昏的兒童時段。然而,相對於此,近年於日本動畫界廣為流行的,乃至透過網絡交流和收費電視於香港亦相當注視的重要作品,已逐漸打破過往的約束,話題改為牽涉到更多血腥、色情、都市黑暗、以及最備受爭議的政治話題,可見其觀眾對象已不僅限於兒童,而這一類型動畫作品的播映亦押後至晚間或凌晨時分。於二零零六年秋季開始播映,由殿堂級日本動畫公司日昇(Sunrise)列為重點製作的《反逆之魯路修》(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CODE GEASS Lelouch of the Rebellion),其觸目的政治話題使它甫一推出已成為當代日本動畫最具影響性的不二之選。──故事背景講述布里坦尼亞帝國 (Britania)七年前攻陷日本,將之改為從屬地區「Area 11」。原本乃布里坦尼亞帝國皇子的男主角魯路修(Lelouch Vie Britannia)因母后之死,與妹妹娜娜莉被送往當時因戰略資源與帝國對立的日本作為政治人質,及後日本淪陷,便隱姓埋名等待復仇機會。巧合之下,得到女主角C.C.賜予的神秘力量Code Geass ,憑此神秘力量,他戴上面具化身反抗勢力的領袖「ZERO」,組成黑色騎士團,以建立日本帝國為終極目標,並對布里坦尼亞發動獨立戰爭。
  就如不少動畫界研究者的觀點,《反逆之魯路修》除了作品的多方面成功外,更牽涉到透過日本動畫全球化的現象,積極地塑造戰後日本帝國主義的色彩,以及對西方國家呈現出一種民族性的反抗意識。甚至,亦很大程度成為「後9.11.」時期對恐怖主義和西方霸權之論述的再現。往後的討論將以作品的情節為線索,進行這一方面的詳細分析。
  與此同時,於《反逆之魯路修》播映期間,不但蟬聯日本動畫雜誌〈月刊NEW TYPE〉最受歡迎作品Top1,其後更榮獲多項動畫大獎 。考慮這一套動畫作品的代表性、話題性和牽涉的政治色彩,不難理解這是作為文本分析的理想對象。本文主旨討論的話題:──(一)從魯路修塑造「ZERO」這個獨立個體的過程,觀察科技如何被利用為複製或建構另一自我的工具;──(二)從黑色騎士團的戰鬥方式,探討新時代情報取代實戰的高科技戰爭形態;──(三)從「ZERO」借助媒體化的奇觀力量,對布里坦尼亞帝國進行心理戰術,反映於9.11.事件的各種議題。
  歸納上述,本文亦嘗試討論置身高科技的當代社會,不需要軍隊,甚至不需要真實身份的「只有一個人的革命」如何得到實踐。

2.面具人「ZERO」的身份 
  
  以面具隱藏真正身份並非創新橋段,縱觀多年以來的電影、電視或小說作品,諸如美式舊派的蜘蛛俠、蝙蝠俠、貓女俠和綠魔,日本特攝系列的假面騎士和《美少女戰士》的禮服蒙面俠等等,實在屢見不鮮。但是,魯路修和「ZERO」之間的關係,與上述的例子卻有著關鍵的差異。首先,普遍作品並沒有認真考慮一人分飾兩角的實踐問題,比如禮服蒙面俠總是於美少女戰士遇險之時立即趕到,然後立即離開變換身份,卻沒有受到任何懷疑,或輕鬆地以巧合為藉口,又比如帕比德總是於外衣裡面穿著蜘蛛俠的緊身衣和帶備面具,每遇到突發事件便馬上脫衣上陣,但是,他原本的衣服呢?經常穿著蜘蛛俠的緊身衣不會被人發現嗎?──這些問題雖然對於動畫或電影作品來說,過於苛刻。但這些確實是實際的問題。然而,新世代的高質素動畫作品必須面對要求漸高的觀眾對象,以頭腦戰術為題材的《反逆之魯路修》,製作群不可能只以巧合蒙混,亦不得不嚴謹處理這些被觀眾垢病和反駁的破綻。
  事實上,魯路修不可能純粹以「ZERO」的面具製造另一個身份。而且,既是流亡皇子,又是反抗勢力領袖,極端對立的雙重身份使他必須確保兩者之間完全獨立。故事裡面,魯路修既要以「ZERO」的身份處理情報或進行部署,卻又要以本來的身份於阿什福特學院上課,同時,經過情節發展,他亦多次露出小破綻而被敵方或我方懷疑他的真正身份,那麼,他是以利用什麼「合理」手段複製自我,隱藏他兩面人的雙重身份呢?──就是科技。

2.1.雙向遙距監視 

  首先,魯路修並非擁有蜘蛛俠般飛天過海的本領,無法分身趕到現場。在故事裡面,魯路修即使如何減少,亦不能避免於學校定期露面,免招懷疑。因此,基本上他甚少親自出現處理組織事務,只透過手提電話或秘密電郵接收關於組織的報告事項。同時,以「ZERO」指揮作戰的緊要時刻,謹慎起見,更必須利用遙距通話照顧妹妹和監視學校所發生的狀況。就如皮埃爾.萊維於〈智力和它的新工具〉一文的對話所述:「電話、電視、傳真、電傳、電視電話會議、數據庫、無線電…所有這些手段都極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傳輸,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 」作為印證,魯路修亦顯然是以這些手段實踐了雙重身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更有趣的是,透過遙距監視的能力,其神秘身份不但未被質疑,而且成為了猶如神一般能人所不能的領袖形象之例。但與其說能人所不能,不如說歸功於科技的應用,即如皮埃爾.萊維之言:「與其說是智能計算機代替人,不如說是人的認識功能的延伸。 」不過,巧妙利用手提電話的最巧妙之處,不在監視,而在脫罪。

2.2.不在場證據 

  借用杰克.古迪在《書寫符號的理性》一書對於「信息的接收者第一次遠離了信息的發出者」的意見:「人們就這樣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 」不難理解,利用先進的科技,光是一個電話就把空間的差距拉近,光是一個視像會議就把地球兩端的時間接合,同樣地,於現今不少都市背景的偵探小說裡面,都能發現犯人非常擅於捏造不在場證據,他們依靠的就是科技所打破的自然定律。──聲音不一定從自己的嘴巴說出來。在魯路修被我方成員懷疑他就是「ZERO」的時候,為免陷入非解釋身世之謎不可的局面,預先準備的錄音程式便大派用場。另一個「ZERO」(錄音)正在說話,那麼,就造成了魯路修並非「ZERO」的假象 。──甚至隨時隨地都可以撥接電話。非常有趣的現象,縱觀全套作品,魯路修在戰爭之時於駕駛倉裡除了透過通話器指揮行動,就是談電話。不只學校裡的朋友於不適當時機的打擾,其後身份受到懷疑,更被有意利用電話作出試探和監視。然而,魯路修也同樣利用來電轉駁的功能,於駕駛倉裡冷靜地假裝身處學校,以不在場證據確保雙重身份沒有露出破綻 。

2.3.利用鏡頭 

  如果說,現實生活裡一般大眾登入網絡討論區,MSN或ICQ,是塑造了一個獨立於本體的虛擬身份,那麼,縱使確實親臨戰場和發表獨立宣言,但從另一角度「ZERO」也屬於虛擬身份。只是兩者所利用的工具不同,所呈現的方式也有了差異而已。前者,是利用了網絡空間為虛擬身份再現之場域,並利用了電腦、伺服器和防火牆使虛擬身份獨立於本體;後者,卻是利用了大眾傳媒的直播鏡頭和現場收音,作為虛擬身份廣泛地再現之場域,同時亦利用了大眾傳媒這唯一的露面渠道,確保了虛擬身份獨立於本體。除了少數重要角色與「ZERO」曾經正面接觸,大部分視「ZERO」為日本救世主的11住民從來只是透過電視螢幕接收他的一切事跡和公開演說。所以,與魯路修沒有抵觸的「ZERO」只不過是作為虛擬的沒有實體的存在,也同時為產生了無限複製的可能性。──當「ZERO」被迫不得不離開駕駛倉露出真面目的時候,另一個由C.C.戴上面具所假扮的「ZERO」卻在另邊出現,令魯路修能夠安全脫身 。這個情況就如置身網絡空間,只要簡單地模仿一個身份所唯一能夠識別自身的I.D.名稱,就能夠進行無限複製。因為虛擬身份除了I.D.名稱便沒有任何實體和特徵,同樣地,能夠識辨「ZERO」的就只有他每次於鏡頭前公開露面所戴著的面具。

3.黑色騎士團的戰棋策略 

  《反逆之魯路修》稱得上為日本動畫的突破作品,其最大的「反逆」之處,在於將一貫以來男主角代表正義英雄和擁有壓倒性力量(或最終能夠憑力量戰勝敵人)逆轉化處理。男主角魯路修被塑造成凡事以利益和最終結果為考慮的梟雄心態,處事陰險,但同時擅於頭腦分析的他卻不擅長駕駛戰鬥機,因此戰鬥工作總是交由部下負責。這一突破性的「反逆」導致作品於戰爭情節的處理,與以往的同類型動畫差異頗大。簡括而言,《反逆之魯路修》的主題不再賣弄性能強勁的機械人,以及一騎當千的英雄主義,而是著墨於更為真實和更為構思慎密的頭腦戰。然而,與其說頭腦戰,其實更重要是蘊含在內的對於科技的應用。──更正確來說,即當代戰爭形態所謂的情報戰。
  
  綜合所有劇情,明顯地發現「ZERO」的戰術不離一個簡單法則,就是必須以Code Geass向敵方士兵洗腦,從而搶奪對方的情報網絡。這成功的開始已是成功的一半。透過竊聽通訊頻道,偷取佈陣狀況之後,便取得足夠情報,於是,「ZERO」所做的事情其實如下棋一般(確實為了突顯這一方面,魯路修本身就被設定為棋藝高手。)只需要於駕駛倉內冷靜地處理戰局,準確預測,迅速突擊,便已勝利在望。
  安德烈.勒魯瓦.古朗於40年前曾經推測:「人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未來某個時候,國家不再憑借炮兵的不穩定的命中率,而是通過從遠處操縱電子控制板就能造成大批人員傷亡,這種可能性現在已經出現。 」──這個預言不但得到證實,更得到了持續的更新。魯夫.舍普與保羅.維利里奧的對話中當時曾經提到,「速度絕對是一種武器 」,並形容「過去的速度還是運輸的速度…今天支配我們的是傳遞的速度 」。上個世界末的戰爭模式的確如此。個人認為,這些觀念至今或將來仍然永恆地正確,但所謂的速度已不僅僅是隱形戰機和卡普車之差異,透過「ZERO」的戰術已明顯地反映,新世代戰爭所要爭奪的,是情報比行動先走一步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消息的軍事化 」。因此「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老套話於新的戰爭形態得到了新的定義,不需要強大火力和軍隊,高科技戰爭下遠比明槍實彈更具威力的,不再是更快的戰鬥機,而是更快更準確的情報。擁有情報,就如「ZERO」一樣,能夠預先設下埋伏,往往一瞬間逆轉形勢。──手不沾血,就是戰爭的新型態。

4.傳媒廣播戰術 
  
  回想9.11.事件,相信全世界此刻仍然印象深刻。這很大程度歸功於媒體報導的強迫性洗腦效果。──民航飛機撞向世貿大廈的觸目驚心鏡頭,不斷重播,不斷向全球各地轉播。而這也顯然是9.11.事件的實際企圖,不在於藉此殺人,而在於藉此宣傳。引用〈「9.11」恐怖奇觀和媒體操控〉一文所述:「『9.11』事件標誌著『聖戰』派運用了奇觀化的媒體事件向全球宣傳其恐怖主義的行動鋼領。 」同時學者亦指出「當代恐怖主義是以奇觀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並通過催化效應使恐懼感在普通民眾中迅速傳播開來。 」,然而,並非只有恐怖組織才會利用媒體事件為手段,反思9.11.事件與上個世紀的波斯灣戰爭之中,傳媒所佔據的重要位置,相似地「布殊父子為首的美國政府運用了恐怖奇觀向全球推行其軍事霸權和地緣政治戰略。」所謂的恐怖奇觀,其實也就是心理戰術的一種,具有明槍實彈以外的殺傷力,但並非主要針對擁有戰鬥能力的軍隊,而要針對沒有戰鬥能力卻能夠導致國家崩潰的一眾平民。以《反逆之魯路修》為9.11.事件稍作觀照,竟發現兩者於這一方面的政策相當一致。但同一時間,「ZERO」卻吊詭地同時身兼拉登與布殊兩個角色,擁有兩者於媒體奇觀所呈現之特質。
  首先,只屬於小勢力領袖甚至是「只有一個人的革命」的魯路修,被視為恐怖分子,亦沒有足夠能力與敵軍正面衝突。這個狀況與拉登不謀而合,所以,他們也採取了非常相似的手段。──當樞木朱雀被判決死刑,押返受審的時候,自稱「ZERO」的不明男子駕駛著偽造的帝國第三皇子的靈車,極度鋪張和考究排場的迎面而來,然後這個行為頓時吸引了現場所有直播中的傳媒鏡頭,翌日開始全世界更熱烈地報導和追查「ZERO」的身份 。就結果而言,這和阿爾蓋達利用民航飛機撞向世貿大廈的意義如出一徹,不旨在殺死多少現場的軍人(相對而言就是世貿大廈的美國人)而旨在依靠事件的轟動性宣揚反抗帝國之言論(相對而言就是宣揚超級大國仍然不堪一擊的恐懼意識)。

  可是,另一方面,與阿爾蓋達於美國本土發動襲擊有所不同,「ZERO」是於本來屬於日本的領土發動獨立戰爭,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爭奪誰是正義之師這個身份。在這一方面,魯路修的所作所為就變成了第二個布殊,不但虛張聲勢,從一開始已冠冕堂皇地表明為弱者而戰的英雄立場,於第一次正式露面到建國宣言的幾次演說更是誇大其詞,擅用煽動民族團結的言論。他並非想要傳播自己戰無不勝的恐怖感,而是相反地將革命的恐怖感透過傳媒直播下的演說加以包裝,利用「以力量制裁力量」的理念,宣揚正義,爭取Area 11區域內的反殖民情緒和民族精神。這確實令人聯想到布殊將反恐戰爭命名為「無限正義行動」,又把對恐佈分子的追擊稱為「十字軍東征」,其背後目的豈非完全一致?而其實「ZERO」頭戴面具身穿斗篷的特殊造型也完全是為了實踐他的奇觀性行為,就如拉登於9.11.事件後亦不斷被美國傳媒塑造為與魔鬼結合的形象。
 
  結果,無論「ZERO」、拉登和布殊,其實也一致地「運用恐佈奇觀向全球傳播他們的政治議程。 」傳媒成為「ZERO」佈教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在後期勢力壯大之後,重整黑色騎士團緊次於總司令的位置,就是委任迪德哈爾德處理傳媒和情報機關的事項。稍作總結,就如Douglas Kellner對9.11.事件的評論:「在全球媒體佔主導地位的世界,恐怖奇觀的壯觀場面可以被用來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將恐怖分子的政治意圖戲劇化,同時也能用以達到具體的政治目標。 」並進一步推論「在恐怖主義和戰爭奇觀中,美國主流媒體集團已淪為布殊政府和五角大樓的宣傳工具。 」也就如其他學者所指:「民主政治成為一個中介,這個中介不全然透過代表或代議政治,反而大多透過影視競選……因此,影像視覺的政治所操弄的語言遊戲,或許更是一種說服遊戲。 」擅長分析形勢,採取最有效益之手段的魯路修,亦了解到善用傳媒打心理戰術的影響力之強大。

5.結語 

  以《反逆之魯路修》為分析對象,鑑於作品並牽涉大量科幻和超現實色彩,不能以此為「只有一個人的革命」之實踐證明,然而,通過它細緻地對於科技應用的著墨,卻可窺見未來科技與戰爭發展的確實的可能性。就如當初美國電影和電玩亦有不少以美國本土為舞台的災難片,卻無法想象9.11.事件會真實地發生。
  以科技和網絡建立一個虛擬的勢力、甚至國家,此刻已見虛構故事所呈現之端倪,於可預見的將來被實踐恐怕也絕不荒謬。

6.參考資料 

.Jeff Lewis(邱誌勇、許夢芸譯):〈新傳播科技的文化〉《細說文化研究基礎》台北:偉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8。

.Douglas Kellner(史安斌譯):〈「9.11」恐怖奇觀和媒體操控〉《媒體奇觀》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Ruth Sheps & Paul Virilio(劉莉譯):〈技術與戰爭〉《技術帝國》北京:三聯書店,1999。

.Ruth Sheps & Pierre Levy(劉莉譯):〈智力和它的新工具〉《技術帝國》北京:三聯書店,1999。

.《反逆之魯路修》之系列動畫,包括2006年10月5日至2007年7月28日的第一季及2008年4月6日開始播映的第二季。

.《反逆之魯路修》官方網頁。(http://www.sunrise-inc.co.jp/geas/index2.html




-----------------------------------------------------------------------------------------------------------------------------------------------


剛巧發現這裡有一個動漫區,所以就貼來這裡吧。





好文...
不過對反逆的魯魯修的戰術讚得太過份了。
雖然故事裡戰術的基調真的是現代的情報戰,但是很多時是略過如何對對方士兵下geass不說,直接把效果播出來,很「屈機」。當然,編劇不是參謀,很難每樣戰略步署都鉅細無遺地說出來,但把一些關鍵的難題用skip掉不述的方法避過,這做法還是讓人微言的。
剛剛看完r2
個人認為某程度上有點卡繆的作品「捕月魔君.卡里古拉」......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