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碼
 註冊

Login

使用facebook注冊/登錄

  • QQ空間
  • 回覆
  • 收藏

崑南憂鬱甜品 談談詩與積厚的關係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當大家談詩時,不時提及積厚這個問題。真的,說到積厚,上了年紀的詩人經常說的。他們當然是指生活上,人生經驗上帶來的情感積厚。但,我個人認為,是因人而異的。對著年青人不停說積厚積厚,未免不夠公道,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年紀大並不是大晒,積厚亦然。心境平淡的詩,只是詩其中的一種境界吧了。老人有老人的詩境,年青人有年青人的詩境。
我說的是情感的注入,是指真情的注入。不是因只顧堆砌字句,達求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基礎上而寫。詩心也者,是詩人之心吧了。寫詩不是如武俠片的人物,功夫愈老愈無敵這麼神化。事實上,不少詩人跟隨年紀老化了,就沒有好作品。要舉例?好,例如鄭愁予,鍾玲,余光中等。(要數,還有的。。。。)
年輕年老(實際年齡)根本不重要,重要在內心的火焰,對生命的欲望是否已降溫。寫生活的,是一種,但寫內心世界,甚至與生活無關也是一種。詩靈在乎真情的注入。深厚的感情,的確需要長長的時間,但話分兩頭,所謂長長的時間,不一定是指年紀,例如,我愛上一個人,第一年寫不出心聲,第二年也做不到,那麼,第三年有機會吧?
有人喜歡特別強調生活元素對寫詩的重要性,同時把生活與年紀掛了鈎,以為上了年紀才深知歲月究竟係乜,如果堅持這個態度是有問題的。殊不知年輕有年輕的生活,正如年老有年老的生活,沒有理由因為年老寫的生活詩,一定比年輕寫的更高層次。所謂積厚也者,剛才說過,因人而異吧了。上面提過的老詩人,就不見得積厚對於他們有什麼更大的作用。對於他們,積厚者老化的代名詞吧了。
詩人極需要內心的火熖,對人生的欲望是否保持高漲。當情感真正注入了,平淡與激情的境界是不分上下的。





「詩人極需要內心的火熖,對人生的欲望是否保持高漲。當情感真正注入了,平淡與激情的境界是不分上下的。」

真是從心底裡認同。激情,對詩人來說真是無比重要,彷彿是繆斯的降臨;只要她一天不走,詩還是有的。曾聽一位藝術家說過,藝術家終生也是拚命維護屬於孩童的想像力,那是好奇與天真的結合,那才是激情的所在。

生活重要,但千萬別被生活沖淡對世界、對自己的好奇心;只要好奇常在,我相信就能做到崑南先生所說的「情感的真正注入」了。
提出了孩童的想像力,正合我意。
詩的本質,從來不是柴米油鹽,而是升華了的柴米油鹽。進入了現實的世界,或世界的現實,散文或小說的體裁優為之。詩是寫心靈最深處的東西。真正的詩人應天生第三只眼睛。
完全贊同!我想這是很多年輕詩人的心底話吧?不過沒有誰敢企出來說。
難得崑南先生如此明白年輕詩人,為後輩大聲說話,還舉例說出某些詩人的情況,來反駁積厚之必然。
我真的對此由心衷心誠心真心佩服!忍不住大呼一聲:勁!

然而,我想有些東西,年輕詩人始終是不及前輩的。
英文中的「智慧」可分為「intelligence」和「wisdom」:前者傾向於「才智」,與才能、能力較為有關。
後者傾向於「明智」,與人生經驗、學識較為有關。對於「intelligence」,我認為與積厚多少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與獨特的天分有關,所以才有莫札特、舒伯特、濟慈、李賀等人。而「wisdom」則與積厚有一定關係,畢竟沒有一些人生閱歷,某些作品的確無法寫得出來。

崑南先生上文所指的是「intelligence」吧?至於「wisdom」,我想沒有年輕人是超越老年人的,這個就要好好積厚了啊。:handshake
本帖最後由 崑南 於 2010-3-1 03:05 編輯
完全贊同!我想這是很多年輕詩人的心底話吧?不過沒有誰敢企出來說。
難得崑南先生如此明白年輕詩人,為後 ...
子悊 發表於 2010-3-1 02:44

wisdom? 也不一定的。我們不是有早慧這回事嗎?學無先後,達者為先,永遠是一個真理。
而這個達,是與年紀無關,所以才有天才。
我覺得,如果覺得力有不逮,最好便停一停,或索性停下筆來。所以,台灣的瘂弦有自知之明,完成了詩集後便封筆了。
詩可以教的話,但教不出一個天才來的。
而詩,跟其他藝術一樣,是有天才非天才之分的,點解?沒辦法,問上帝就是了。
雖說人老就精,鬼老就靈,但無絕對,因人而異,也因鬼而異啊。
wisdom 更是天賦的。別人是沒法搶走的。
我不大喜歡intelligence, 我們還有talent, gifted 這個字啊。
關乎藝術,我是天才論。大家可以反對,也應該反對,因為。。。。
都閱過了,但不懂回應
真的不懂:)
\塵\ 版主 2010-3-1 13:59:49
7
回復 2# 衡之


    哈哈,很同意,其實這點有少少似科學家,或姐哲學家,永遠都要保持住赤子之心,這對詩人尤其重要。我諗起聖經既一句話「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詩人也是一樣,要保守自己的心,否則積厚再多,也寫不出佳作。
我認為wisdom是後天的,但在於這一點,年輕人不必然比老年人差
因雖然客觀地看,老年人擁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去累積wisdom
但至於是否每個老年人都把握到、把握過這些已過去的年月
則是另一回事了。
本帖最後由 恒一 於 2010-3-2 02:10 編輯

我一向都愛用李、杜作喻
李白固然有他的努力,杜甫固然也有其天份
可是也沒法否認李白的境界是由一揮而就的天份所決定,杜甫的境界是千錘百鍊的努力而累積出來
二人都站在同一個時代的頂點
或許「intelligence」和「wisdom」決定了作品的擁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
但其分野卻和詩的層次高低卻沒關係。
我也認同恒一兄所說,當中分野沒有層次高低之分,這個很重要。
一揮而就的李白和千錘百鍊的杜甫,各有所好,但其實都是達到詩的最高表現。
最怕是以李白的intelligence來批評杜甫不夠一揮而就,或者以杜甫的wisdom來批評李白不夠千錘百鍊。
這樣的話,無異於問為何游隼跑得那麼慢,而鴕鳥飛得那麼低?不過,這也只是限於方便分類討論而粗略說說而已。
在現實情況下,intelligence和wisdom沒有那麼明確地割裂。而在更多情況下,一位成功的創作者皆具intelligence和wisdom,只是較為偏向於那一方罷了。

另外,我想補充一點,之前說得不太清楚:
我所指:『「wisdom」,我想沒有年輕人是超越老年人的』這句話,主要是在同一個公平條件下所說的。
即是說,我假設了兩者的「把握力」與「人生經驗」在同一水平的情況下比較,年輕人是不及老年人的。
當然,如果在條件不同情況下,我們很難作出任何比較,而且可以舉出無數例子證明許多老年人活了一輩子也只是人云亦云。
我自己想來想去,覺得「創作」本身就不應該要有太多「框」。

所以我著眼點係,我地對「感情熾烈」或「心境平淡」的風格都吾應該產生絕對認同,因為處於其中一個極端狀態都會妨礙左寫作或評賞眼光。

另一著眼點,無論一個人意識裡偏向「老詩人必定是寫出心境平談的詩」,或相反「年輕詩人必然只能寫出感情熾熱的詩」的看法,或前後者能夠必然分出高低上下,都一樣等於在「老」和「年輕」兩者間畫了一條清淅界線,令創作和欣賞眼光自困在「歲數」裡面。

其實年紀這個在寫作以外的顧慮,有時好像不需要多想。忘記作者和讀者的年紀因素,應該更能寫的盡情,睇的直接。
你好,
      十分同意這通達的看法. 新詩的欣賞角度是有很多的. 比如, 新詩可以主義分類, 主題分類(generic type), 結構分類(structural type),  欣賞能有多種角度. 尤其是主義或流派的不同, 就有很不同的審美角度了, 比如超現實, 自白派, 表現主莪, 意象派, 寫實主義, 現代, 後現代等等. 不同種類或形式, 各有值得欣之處.
                                                                                                  小小意見
發新帖
發表評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